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0年12月09日 10: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9日总第2065期 作者:王超 张智勇 胥桂凤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但相对贫困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有效衔接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脱贫攻坚战中,贵州省高标准地开展农村产业革命,既积累了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功实践经验,也积淀了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措施,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实践参考。

  推进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产业革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载体。贵州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

  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通村内“致富道路”通往贫困户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选择适宜的技术和改厕模式,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乡村医院和学校建设,提升农村医务人员和教师的待遇,建立城乡人员交流机制,引导优秀人才加入到农村医生和教师队伍中。

  实施“一户一策”“一组一项目”“一村一产业”。农村产业革命不仅要求精准,还需要更多的普惠性政策。因此,农村产业革命要精准到户、到人,使每一户都有长效脱贫方案,每一个生产组都有长效脱贫项目,每一个村集体都有长效脱贫产业。

  加快补齐乡村地区短板

  农村产业革命是加快补齐乡村地区短板的重要抓手。贵州省持续强化技术服务,通过引进农业技术专家等方式,不断充实技术队伍,提升“点对点”式的技术服务质量。营造有利于本土干部和人才的成长成才环境,积极引导省市区农业科研队伍到贫困地区建立实验实训基地,争取更多技术人才到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不断提高扶贫产业项目的技术水平。

  提升农业合作社全民参与度。通过农村产业革命的纵深推进,贵州省所有贫困村都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技术服务需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技术团队全覆盖。贵州省进一步激活了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

  贵州省基于“三变模式”,进一步利用和发挥好土地、山林等农民集体所有资源优势,深化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户独立经营+集体统一运营”的新型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有机融合的新型集体经济经营形式。这些举措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为集体带来丰厚而稳定的赢利。

  实现农村产业规模化

  农村产业革命是助推农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支撑。贵州省不断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络,实现农产品对接机关、学校、社区、医院、企事业、超市等;积极推进“后备箱”工程,利用消费扶贫衔接好产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打通销售渠道,并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品供销关系,有效防范了市场风险。

  发挥农村生态产业优势。贵州积极推进农村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的深度结合,调整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产业的规模化,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收益。在此过程中,全力解决产销对接问题,积极建立起农户与产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提高现代化产业设备和科学技术在农村的覆盖率,促进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吸引投资企业和社会资本进驻,建设现代化的农村产业体系。积极强化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产业基础。

  (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贵州全面小康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路径设计与政策协同研究”(19GZZB13)阶段性成果、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贵州大学)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