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特征
2021年11月04日 08:5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4日第2280期 作者:陈金龙 李越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概念,并明确了其内涵,界定了其地位。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贯穿于党的百年历史,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精神动力。知情意行有机融合、特殊性和普遍性内在统一、集体精神和个体精神交织、历史性和当代性兼备,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特征。

  知情意行有机融合

  知情意行是心理学诠释问题的独特视角,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包含知情意行四个层面。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意”,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情”。知情意行的有机融合,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作用和功能。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在党的创立过程中,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就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进而认定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有相通和契合之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认知和认同基础之上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信念。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特征。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任务不同,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实践任务和方式存在差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要奋斗就要努力付出,就会有流血牺牲。中国共产党是富有牺牲精神、斗争精神的政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意志特征。

  中国共产党是富有情怀的政党,对历史的敬畏、对人民的尊重、对民族的担当、对国家的责任、对世界的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人情感的主要向度。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贞情怀,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要求。对党忠诚要求共产党员忠于党的信仰、党的宗旨、党的纲领、党的事业;不负人民要求共产党员不负人民的重托和期待,心系人民,造福人民。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既是我们党凝聚力、战斗力形成的情感基础,也是我们党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的情感基础。

  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内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交融,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比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侧重于“知”,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蕴含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情”,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意”的体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本身也是一种“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侧重于“行”,但这种“行”是建立在对初心和使命“知”的基础之上,蕴含对人民、对民族的“情”,始终如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意”的体现。

  特殊性和普遍性内在统一

  伟大建党精神产生于党的创立时期,特指党的创立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具有特殊性;伟大建党精神一经形成,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具有普遍性。由此,它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内在统一。

  伟大建党精神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国内环境是伟大建党精神萌发的社会土壤。早期共产党人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建构者。他们依据马克思主义而提出的建党思想、出于历史使命而从事的建党实践,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特殊的环境、特殊的主体、特殊的地位,造就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特殊性。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之后,由特殊性向普遍性转化,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传承与发扬,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认同、遵循和践行,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是基于对我们党百年历史实践、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这些内涵对党的发展壮大产生了深远影响,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普遍性。

  集体精神和个体精神交织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种政党精神、集体精神,反映党的整体风貌;伟大建党精神的作用发挥和功能表达依托广大党员个体的观念和行为,是集体精神和个体精神的交织。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精神特质,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理想追求、价值立场、情感意蕴,是我们党整体形象的生动表达。从伟大建党精神可感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是我们党的成功密码。

  伟大建党精神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党员个体的认同、遵循和实践,是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的重要条件。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或英勇牺牲的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烈士,其立德立功立言都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伟大建党精神通过党员个体的认同、遵循和实践发挥作用,由集体精神转化成党员个体精神。

  历史性和当代性兼备

  伟大建党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历史意义;伟大建党精神彰显超越时空的持久魅力,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精神财富,具有当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及其所提倡的使命意识、忠诚意识、担当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和民本思想,为伟大建党精神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所蕴含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基因。

  伟大建党精神是20世纪20年代的产物,反映了时代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这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因此,伟大建党精神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留下了时代的痕迹。

  虽然伟大建党精神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但却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立足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将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实践动力;应依据时代特征和现实要求,在继承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精神形态,以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时代精神是时代的坐标和象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需要时代精神指引的时代,对于时代精神的具体内涵,应在继承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上作出明确界定和概括,以发挥其引领时代的作用。

  总之,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立党的精神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演变的精神支撑。伟大建党精神成就伟大的政党,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