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创新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2022年09月15日 09: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15日第2492期 作者:曹顺庆 明钰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提高文化软实力事关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美好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围绕文化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成为新时代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为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逐步推进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等学术能力与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将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转化为话语优势。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推动中国话语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让世界听到更多“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的声音。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发掘可古为今用的宝贵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文明气脉与民族精魂,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的精神沃土与文化养分。为了使中国学术突破国外概念、理论、方法、话语等的藩篱,增强其自觉性与自主性,就要善于发掘中国本身就有的珍贵理论资源。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进展状况为例,近年来中国学者提出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话语,弥补了此前法国学派、美国学派没有回答的文明互鉴和比较中的“异质”“变异”的问题,提出了文学横向发展的变异规律,受到世界比较文学学者的高度重视,引起众多国际学者的讨论和研究,促进了世界比较文学文明互鉴和“变异”比较发展。“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变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观念。《周易·系辞上》言:“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又有“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等语。“变”“化”“易”呈现了万物“生生不已”的“动”的一面,人必须敏锐察觉天地之间万物变化的现象,领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则,并勉力于“变动不居”的世界中“唯变所适”。除此之外,“变文格义”与隋唐佛学、“格物致知”与宋明理学、“训诂义疏”与乾嘉朴学,都是比较文学变异学的中国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变异学理论致力于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创造出新的理论话语,用新的术语范畴来引起世界上的研究和讨论,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与借鉴思路。

  观照中国实际和时代前沿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需要把握时代脉搏,着眼全球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强调民族性,也要“开门搞研究”,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持续推进下,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促进各国联系更加密切,人类更加相互依存、命运与共。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道路上,世界各国也面临着诸多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问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努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在比较文学领域内,比较文学变异学克服了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因“求同”“拒异”导致的局限和不足,为解决“比较文学的危机”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建构起的理论话语,在跨文化研究的学术浪潮中,不仅使中国学者在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而且弥补了西方理论中的诸多不足,使比较文学真正成为一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全球性学科,使世界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得到了实质突破与迅速发展。在文化层面,比较文学变异学则促进了异质文明的相互对话,有利于建构“和而不同”的世界,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中国学者之所以能够取得上述可喜成绩,是因为当初在与国际比较文学开始对话时,一些中国学者就遇到了颇为艰难的跨文明的问题,因此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讨论和争辩。一旦突破了“文明”的壁垒,开拓了世界性的研究视野,增强了异质文化间文学的可比性,比较文学便迎来了一次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因此,立足中国实际和时代前沿,关注国内外学术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讨论,努力创造对全人类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有系统性和专业性的体系意识。就文学理论而论,中国并不是没有自身的学术话语,我们有《文心雕龙》这样体大思精的文论著作,有《诗品》《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等文学理论著作构建和赓续的诗学话语,也有“文气”“风骨”“神韵”“妙悟”“意境”“通变”等重要的诗学范畴。这种诗话点评的言说方式,尤其是那些“隐于针锋粟颗,放而成山河大地”的“散金碎玉”,常常因与西方强调的严密论证的“说理文”及合乎形式逻辑的“世界通行文论体系”不契合,而被批评为杂乱、不严密、无体系性。面对语言基础的改变、言说对象的消失和世界通行文论体系标准的规约,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文学批评的观念、理论,曾被认为已不能适用于现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与文学批评。时至今日,当代中国文坛依然在进行中国古代文论是否“失语”,以及如何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讨论,以期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拥有独立体系和本土特色的中国文论话语。实际上,这些个别、具体的术语和范畴是有时代局限性的,但是支配这些范畴的深层学术规则早已产生。这些规则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消失,并且始终支配和统领着诸多术语和范畴。20多年前,《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一书曾以“言、象、意、道”“以少总多”“虚实相生”为经纬,论述这些范畴背后的话语生成及话语言说方式。我们既不是按照西方的标准,也不是按照所谓“世界通行文论体系”来框定和强行阐释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逻辑,而是希望从我们自身的文化出发,从本土的学术规则、话语思维和言说方式出发,尝试再现中华文论一套独特的、体系性的中国文论话语。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支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以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使命。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自身学术传统的同时,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在理论话语场中传扬中国文化声音,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展现中国文化力量,为展示中国学术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奋勇开拓、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