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统筹安全与发展的系统逻辑,为推动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从新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
进入21世纪,中国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并在上海合作组织中予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等16项安全,强调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党的十九大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新高度,实现了党在国家安全理论与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容丰富、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五大要素”就是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五对关系”就是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五大要素”与“五对关系”共同构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厘清“五大要素”、把握“五对关系”,是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所在。“五大要素”逻辑严密、融为一体,彰显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创新。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统领,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两个结合”在安全领域的集中体现,不仅是中国安全观的升级,也孕育了全球安全倡议,是对人类安全观的重大创新。
从新安全观到总体安全观,国家安全观的升级是一个从长计议、系统谋划的过程,并逐步落实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1年4月14日,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挂牌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成立专门机构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系统研究,将对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挥引领示范的关键作用。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这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筑国家安全人才基础、夯实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战略举措,将为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制度基础。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国之大者,安全为要。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根据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新发展阶段国家安全体系的战略抉择,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制胜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有助于中国在民族复兴关键期统筹内外安全事务,标志着中国国家安全工作进入历史新阶段。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首先要健全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筑牢国家安全法治保障,让安全工作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国家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先后制定颁布了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核安全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等。
国家安全服务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必然要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必然强调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包括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然要求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包括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强调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然要求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021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全面部署了未来5年国家安全工作,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我国不断完善国家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国家安全危机管控机制、国家应急管理机制、国家安全综合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国家安全工作合力和整体效能进一步增强,为动员打好国家安全总体战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全面部署,这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是首次。在3万多字的报告中,“安全”一词出现91次,“国家安全”一词出现29次,“风险”一词出现16次,国家安全工作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彰显了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的战略考量,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提升维护重点领域安全能力。报告专门阐述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举措。明确重点——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打通痛点——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化解节点——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回到原点,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维护国家安全,还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不断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推动构建普遍安全的世界,构建全球安全共同体,努力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构筑安全的国际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