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谓智 以何为智:高校智库建什么和怎么建
——江苏理工学院智库服务地方建设
2024年01月26日 15: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26日第2824期 作者:季庆庆 王志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智库研究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国家愈加重视区域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迫切需要密切高校社会服务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联系。随着高等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必须站在服务社会发展的新高度制定办学战略规划,深入贯彻落实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并以此深化自身内涵建设发展。智库无疑是高校承担社会服务办学使命的重要力量。

  新形势下,江苏理工学院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特色,充分发挥智库平台优势以及学校的学科、学术、人才等方面优势,赋能政府、高校、社会交流互动,发挥正确认识学术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围绕区域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理论支撑,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同时,推进与行业、产业、企业的协同创新,关注地方文化的传承创新,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多层次合作,实现校城融合,提升城市品位。

  何以谓智:高校智库建什么

  建言献智:顶天科研与立地服务。学校面向江苏省、常州市产业创新与新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管理、创新生态与开放创新等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做好创新的源头“蓄水池”,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既“上接天线”响应国家需求,又“立足地方”解决地方需求。近年来,就地方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江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地方五年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常州市国际化创新发展路径等方面,学校集智开展深入研究,为地方政府建言献策,屡获省市主要领导的正面批示。咨询报告《高水平职教师资: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在国家发改委《改革内参》刊发,《江苏理工学院主动融入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江苏理工学院聚焦“三维度”精心打造“新职师”教育共同体》在省委教育领导小组《教育工作动态》推广,《关于职教教师教育工作的问题与建议》研究成果写入部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样板高地建设文件,受邀起草的《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获得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学校牢牢把握“高水平、重应用、有特色”的发展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江苏智慧和江苏方案。

  科学引导智库研究从“软科学”提升为“硬科学”,智库科学理论与成果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优化,形成客观有用的智库理论和咨政报告。以2023年获批的2项江苏省软科学项目为例,项目立足已有研究,结合地方产业创新实践,以证据和数据为基础,着力研究生物医药产业“链主”企业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路径,以及创新链视域下推动江苏企业反哺基础研究的路径,形成高校、政府、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创新共建模式。

  以智研智:围绕中心大局、开展人才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江苏是我国制造业强省,常州市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着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制造业重镇,对人才的渴求更为迫切。受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处、江苏省社科联委托,学校高标准建设江苏省制造业人才研究基地和常州市人才研究院,研究基地名誉院长为经济学家张颢瀚教授,特聘研究员主要为与制造业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领导、院校领导、高校专家和制造业头部企业HR。智库围绕省委人才办关于人才重点调研的要求,形成相关课题,积极完成各项调研任务,高质量开展各类调研,结集形成《江苏省制造业人才发展蓝皮书》。首批研究课题包括“江苏制造业人才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研究”“江苏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人才结构评估”“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来源、难点与人才卡点”等9个专项,为推进江苏制造业强省建设人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助力江苏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2022年,常州团市委联合江苏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崔景贵教授团队组成常州青年发展型城市指标体系构建课题组。一年多来,课题组围绕常州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目标,发挥智库优势,研发出富有常州特色的青年发展型城市指标体系。2023年,学校和常州市武进区政府、常州团市委三方发起并共建“两湖”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吸纳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两新组织青年发展领域的专家,组建“两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智囊团;通过丰富青年友好政策,搭建青春建功平台的举措,持续探索青年高质量发展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城市发展方式和发展经验。

  数中生智:构建新能源发展指标体系、彰显绿色发展鲜明底色。学校积极向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战略靠拢,成立江苏理工学院常州新能源之都发展研究院。从三个方面入手,力争把研究院打造成新能源决策咨询高端智库。一是构建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基于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构建并跟踪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统计监测指标,进一步完善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时掌握新能源产业发展动态、新能源供给变化,传递新能源经济发展资讯。二是搭建新能源产业发展专业数据库:基于常州新能源产业基础,逐步累积新能源产业发展数据资源,建设及完善涵盖“发、储、送、用、收”五个主要环节的新能源产业专业数据库。三是发布常州新能源经济发展蓝皮书:基于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结合常州新能源产业细分领域的特色与优势,编撰常州新能源发展智库专刊,定期发布相关领域智库蓝皮书。全力助推常州市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加速成为新能源产业的“高地”、新能源技术的“重地”、新能源企业的“福地”和示范应用的“热地”。

  人文弘智:传承地方文化、弘扬地方精神、擦亮红色文化名片。学校结合常州近现代史和地方文化特点,依托相关平台,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各环节。依托常州名人研究院传承地方文化:在青果巷为专家学者、中小学生提供讲解、游学等服务数十次;在“喜马拉雅”红色电台持续举办《常州名人那些事》讲座90余场次;组织召开名人研讨会10余场;出版《有光的一生》《语海拾贝——赵元任语言学学术思想研究》等著作10余本。依托常州音乐名人研究院奏响红色信仰:成立“乐之秋白”宣讲团,在全市开展200余场红色音乐党课,影响了全市近40万群众,成为全市乃至江苏省较有影响力的红色宣讲品牌,持续举办“教我如何不想她”“赤潮曲”等常州名人作品音乐会;开展“瞿秋白红色音乐的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瞿秋白红色音乐教材编写”等项目的研究,将瞿秋白红色音乐教育纳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使课堂成为大学生了解中共党史、培养爱国情怀、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阵地。

  以何为智:高校智库怎么建

  创新使命: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智库。建设高校智库必须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责任。因此,高校智库必须做好政府与社会的“中间商”,打破等、靠、要的合作惯性思维,完善“三角协调模式”,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旋转门”机制,帮助政府解决社会重大问题,推动校地紧密合作,打造决策咨询服务共同体,智力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实践。

  抢抓机遇:构建服务地方“三链”新智库。2023年,以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为契机,江苏理工学院成立了“常州新能源之都发展研究院”。聚焦新能源之都建设系列现实课题,联合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凝聚各学科优势,面向常州新能源产业细分领域的需求,设立校级专项课题、发布相关领域智库蓝皮书、承接政府及行业协会等机构横向项目,以期建成覆盖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特色智库系统。

  数字人文:计算社会科学新智库。长期以来,社会学科以其质性、文化性和价值性区别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精确性,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人文学科的精确计量逐渐成为可能,能够表征的指标越来越具体,指标体系在实践中不断被修正,计算大模型在算力提高的加持下优化迭代。学校筹建数字人文与计算社会科学研究院,服务于人文社科问题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模型应用,目前,这些分析与模型已应用于《中国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报告》《江苏省制造业人才发展蓝皮书》《常州青年发展型城市指标体系》等蓝皮书编撰;同时,在社科研究中倡导循证研究,通过青年教师科研骨干培训班、教授博士沙龙,研讨社科研究方法的运用,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场景,通过大数据采集和数据挖掘做到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为咨询决策提供高质量服务;研究院还将数据思维运用到高层次社科项目选题上,通过立项选题的词频回溯以及重要文献的共词分析,确定研究热点,指导社科纵向项目的申报工作。

  融合创新:催生学科交叉新智库。高校智库建设与学科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打破学科边界,跨学科融合式的研究和创新将成为今后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校智库可以打破以门类来划分学科的思维,促进跨学科协作,培育新学科方向,尤其是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多学科合作,催生出新的交叉学科。以常州音乐名人研究院为例,通过积极开展常州红色名人研究,打造课程思政品牌,把红色名人研究中的红色音乐研究融合到教学中,使课堂成为大学生了解中共党史、培养爱国情怀、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阵地。进而将其延伸和普及到社会上,创建“乐之秋白”音乐微党课,成立“乐之秋白”宣讲团。红色音乐教育如今已被纳入学校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日前,新创建的“乐之秋白”科普中心已经获批省社科普及基地,后续将继续进行研究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融合,形成科研和教学的“分基地”。

  总之,提升高校咨政服务能力,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是江苏理工学院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题中之义和必由之路。学校将继续深化智库平台建设,在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更好地发挥“链接”作用,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撑。

  (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