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2020年06月10日 08: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0日总第1944期 作者:刘法杞

  基层社会是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前沿阵地,而基层社会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赋能不仅体现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力成为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明确将信息技术提升到社会治理体系支撑作用的地位,为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指明了方向。信息技术作为政府重要的治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已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努力方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学习方式的同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我国的公共行政实践中,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得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基层社会治理。

  信息技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理念改变。信息技术不但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思维方式,而且重塑了基层社会治理理念。从民众的角度来看,随着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民众可更为方便地关注社会治理动向,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事务,如民众自下而上地参与监督、更为积极地表达各种诉求。从基层政府的角度来看,以政府自身为逻辑起点的治理理念正在发生变化,通过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改革,促进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治理创新能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主体改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传统社会治理步入一个全新阶段,使得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和相互之间配合协作能力的提升。一些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依托技术优势投身公共服务供给,有的甚至能够承担起市场监管或社会治理的部分职能,这使得基层政府可以借助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为民众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务。

  信息技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改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使得基层政府信息更加公开,也改变了基层政府传统的经验决策方式。通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社会治理主体可以共建共享信息平台,将信息汇总成技术数据,最大限度地掌握决策信息,建立较为精准的决策机制,有助于提高基层政府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预见性,有效减少社会治理主体间的互动成本,可为社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使社会治理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信息技术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目前,在互联网与大数据两大核心技术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国家治理技术手段面临又一轮更新,以往对基层社会的层级管控和间接治理正在调整。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来说,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的治理平台构建起的新型网络结构,可助力上级政府实现与基层政府的直接联系,推动管理方式由间接管理向直接管理转变。就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言,“国家—社会”二元治理结构既包含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又包含自下而上的民众参与,如果未得到良好的衔接,往往会出现上层供给与下层需求的断裂与错位。而信息技术的统计分析功能弥补了这一缺陷,社会治理主体通过统计数据的准确匹配实现有效的供需对接,使得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互动更加有效,进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推动社会服务更加科学精准。面对群众日趋多元、层次不一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如何实现精准为民服务的难题。区别于传统的经验决策,信息技术的进步让海量信息的搜集、统计分析成为可能。以基层政府的精准扶贫为例,扶贫信息库的建设、扶贫资源的调度、扶贫成效的实时公开与监督等工作,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得以实现,基层政府可以通过分析这些信息资源以优化精准扶贫工作。基层政府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来自基层群众的诉求汇总形成民意“大数据”,找准民生中的热点、难点、痛点,进而整合各社会治理主体的行动,有效优化政策供给,精准解决人民群众最期盼、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借助高效、便捷的信息技术手段,可建立起双向互动的反馈机制,强化政府依法办事观念,推动政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培养民众的政策认同感,提升政府的社会认可度与公信力。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主体通过信息化建设,可将信息技术作为优化自身行为的目的和手段,借助技术力量将治理措施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规范化治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