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抑郁问题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024年02月27日 11: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7日第2840期 作者:佐斌

  抑郁和抑郁症是现今社会高度关注的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问题。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大约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而且呈进一步高发多发的趋势。抑郁问题具有复杂性,既是心理健康问题也是社会心理问题,既是人类个体的心理痛苦也是群体性精神疾病。社会心理学在抑郁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抑郁问题随时代而演化,全球新冠疫情激活了人们对人生或生命意义的多重思考,全民自媒体时代推动了即时信息获取与自由表达,各类社会人群抑郁问题皆有发生。因此,社会心理学要回应当前实际,跳出学科惯性,从人的社会存在与意义角度深入探讨抑郁问题,为认识、理解和干预抑郁作出新的贡献。

  社会认知领域的抑郁污名

  抑郁相关人群数量大,使很多人感知到“抑郁就在身边”。在社会认知领域,围绕对人认知、人际关系认知、自我认知以及群体刻板印象等议题有很多经典理论与实验研究,当前要深入探索有关抑郁和抑郁症人群的认知状况、特点及归因等方面的新问题和规律。

  对于抑郁症的污名化(stigma),学术界有不少调查与实验研究验证。抑郁症污名属于精神疾病污名之一,是指因为拥有“抑郁”特征的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互动中受到标记进而遭到排斥与歧视的过程。污名与社会认知及态度相关,目前需要在社会认知领域进一步探索三方面问题。一是抑郁(症)污名“顽固性”的社会心理机制。近年来,相关学科专业人士和媒体对抑郁症的科普宣传强度和频率大幅增加,但仍有很大比例的大众对抑郁症抱有一些固化的错误认知,如认为抑郁症是“矫情、无病呻吟”等。二是抑郁人群的自我污名——“抑郁症病耻感”心理机制。很多患者觉得自己“丢人”,害怕别人评价,担心亲朋厌恶远离自己,这种心理现象的发生和消除都有待继续追问。三是抑郁相关个体与群体的社会认知特征,包括他们认知他人、社会行为事件评价、人际与社会决策等方面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抑郁心理的社会性特征

  从前因来看,引起抑郁或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大脑结构、激素、个人成长经历、外界刺激、社会环境、文化因素等都有可能引发抑郁症,或与抑郁症相关。性别、种族、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人口学因素也与抑郁症存在一定相关。在抑郁症诊断方面,临床实践中通常还有“社会功能是否受损”的诊断标准。在影响因素中,生活中的长期压力、负性生活事件和创伤与抑郁高度关联,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研究发现,童年负面经历、社会拒绝、社交低质量与抑郁症状存在相关,社交关系总体质量最低的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生率,是社交关系总体质量最高的人群的两倍。

  抑郁症的社会后果研究发现,情绪识别能力受损、共情和心理理论能力下降、社交乐趣丧失、较高的社会拒绝敏感性、社会合作意愿下降、社交网络功能失调等,都是抑郁症的明显后果。然而,抑郁为什么导致这些社会性后果,这些社会性后果对于抑郁人群自身,对于整个社会的直接和间接、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社会心理问题。

  无论是抑郁的前因还是后果方面的研究,都揭示出抑郁不仅仅是单一个体内部或自身的身心问题,更是社会功能失调的表现,是具有“社会性”的问题,抑郁具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制约性。以已有研究为基础,我们要深入研究这些社会心理因素中的核心、基础或共同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尽管不同年龄、种族、性别或民族背景的人都可能罹患抑郁症,一些常用抑郁症干预技术也有跨文化的“疗效”,但抑郁问题在不同文化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以个体为单一实体的环境下,人们更有可能因未达到目标而感到沮丧,因过度自我关注而出现抑郁症状。在我国抑郁与抑郁症人群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从中国社会文化心理角度来研究减缓、干预抑郁就显得重要而必需。当前,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和、适度、平衡等思想与方法在调节抑郁问题上的作用,尤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抑郁的意义与价值感根源

  抑郁与抑郁症的一个主要症状表现及心理根源是人们感到“意义”缺失。目前的研究确认了抑郁中两种与自我有关的知觉,即“无望感”(hopelessness)与“无价值感”(worthlessness)。研究表明,高条件性自我价值感、低自尊、异变自尊是抑郁的高发因素。抑郁的认知模型认为,看待自己以及加工个人信息的方式会使人们产生或保持抑郁;三类与自我相关的消极观念,即对自我、对世界、对未来的消极认知,就是意义寻求中的不确证性、负性的自我强化反馈。

  意义感、价值感及自尊是社会心理学深化抑郁研究的关键点。调整与改变意义感和价值感,首先要面对人们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或者对“意义”“价值”的认知,即“元意义”(meta-meaning)和“元价值”(meta-worth)问题。为此,社会心理学要深化这四方面研究。一是探索意义与元意义、价值与元价值的心理实质。二是研究意义与行为意图或结果目标的关系,也即对于人而言是否每一件事情都要有“意义”、都“重要”,有些事情是否真的“不可或缺”。笔者认为,人的全部真实行为事件中,广泛存在着意义与无意义、价值与无价值的部分,而且意义与无意义、价值与无价值之间也是可以并且经常转换的。当前的社会文化似乎过度强调行为与目标的意义、价值,由此可能形成引发多抑郁的心理机制。三是继续研究意义与价值的多维度存在及多维观念,从个体与群体、物质与精神、生理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现在与将来等多维度探索和引导人对“意义”“价值”认知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四是研究我国意义与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在有效教育影响方面提供社会心理学的意见和建议。

  自我有限性:抑郁的教育干预

  认识接纳自我、尊重人的差异,不仅具有个体心理健康意义,而且是现代文明的一个特征。抑郁问题表征是精神心理行为,深层次与个体对人、对自我存在的认知相关。不可否认,人是万物之灵,有情感,有智慧,有道德,有力量,有无限发展的潜能,能够不断超越自我。对人的这种认知和信念,极大影响着人的自我概念,特别是对自己的评价。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事实上,包括人自身在内的客观现实不可能为每个人提供能够无限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社会心理学也要帮助人们认识到“人不是全能的”,而是一个有边界的存在。人的生理结构、能量与承受力、感知世界的能力与范围、承担的社会角色和职责、生命时长,都是有限的。引导人们认知和承认自身作为人的局限性或有限性,从而促进意义、价值感的转换,增强对现实自我的接纳,可能是在更深层次降低抑郁发生率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干预策略。传统社会心理学在触及人的本质、人的受限性和自我有限性方面的关注明显不足,当前应该在人性、自我与抑郁问题的关联之间开展系统性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抑郁问题既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又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社会心理学以探索社会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目标,深化与拓展抑郁问题的研究既是其学科使命,也是其社会责任。同时也要意识到,社会心理学在认识和促进抑郁问题解决方面不是万能的,存在单一学科的局限性,需要和其他学科共同努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社会群体印象评价及心理机制研究”(18ZDA33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