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修辞传播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2020年05月13日 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13日第1924期 作者:陈世华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指导下开展了积极而广泛的合作,取得了显著而普惠的成果。“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重要目标和关键任务是创新传播理念和方式,通过富有针对性、解释性、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信息交流,最大限度消除国外民众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空白和认识误区,赢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同,为共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单向度、宣传化、刻板化的传统传播面临极大的挑战,表现为“中国故事很精彩,中国话语很匮乏”。修辞传播是巧妙利用修辞技巧增强传播势能的重要思路。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号召,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亟须重视修辞的重要作用,从当前的零散使用上升为一种国家传播战略,然而什么样的修辞传播理念才能彰显“一带一路”的精神内核?什么样的修辞传播表征才能抵近“一带一路”的初心?如何在全媒体语境下运用修辞传播策略以提升“一带一路”的海外共识度?这是极具挑战性的重要课题。

  修辞传播与一带一路的跨界勾联

  修辞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代,雄辩修辞术大行其道,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先贤们将修辞视为“说服的艺术”。与广义的传播相似,修辞传播是运用象征符号进行的信息传输活动,不同的是,修辞传播更加注重传播的针对性与指向性,能够依据受众迥异的社会语境、文化背景、接受习惯、心理特征等因素调整信息传递和话语表达方式,显示出强大的时代适应性与旺盛的生命力。

  修辞传播是运用修辞手段和方法对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进行加工,以激发预期受众产生特定意义。当前的“一带一路”传播仅限于国内媒体报道和宣传,修辞化表达远远不够。修辞传播因其图文结合的修辞表征、符合对象特性的传播符号、富有号召力与感染力的话语表达,更契合互联网情境下碎片化、可视化、交互化的传受理念和实践。第一,能够有效整合“一带一路”的精神资源,深耕细作,精准修辞传播,解决“想讲”与“想听”、“应讲”与“能讲”、陈情和说理、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之间的落差。第二,有利于提升“一带一路”故事的贴近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增强说理力量和情感魅力,解决“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效果欠佳的问题,实现显著的说服效果,顺应国家形象塑造的总体目标。第三,可以将“一带一路”修辞传播样本库、关键词库、图片库、视频库等转化为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指数产品、国内外媒体报道的话语产品、国内外线上民众消费的内容产品、文化娱乐产品、旅游礼品,推动我国文学、影视、纪录片、文创等修辞传播相关产业的发展。第四,可以为中国话语体系注入新气象,彰显新时代国家领导人的话语魅力和执政智慧。共识性、可对话的“一带一路”修辞传播方略和行动指南可以发掘修辞传播的重要价值,转变“高、大、全”式的叙事方式,增强我国国际传播影响力。实施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修辞中国”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一带一路修辞传播的必要与必然

  “一带一路”已然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坚实载体与前沿阵地。2017年、2019年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是举世瞩目。但同时也要看到,部分沿线国家的民众由于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加之西方媒体的刻意曲解,对“一带一路”的精神内涵和共建原则存在一定的误解,给“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行带来一定的阻力。如何创新“一带一路”话语表达,扩大吸引力和影响力,增进认同,是必须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迫切地需要中国加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提升“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能力与水平,采取更加多元高效的传播手段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

  运用修辞传播完善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是中华民族和国际社会共同呼唤的必然结果。一方面,用好修辞传播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是顺应国家传播范式转型的时代之趋。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的宣教式传播模式强调信息由上至下的定向传达,忽视了接收和理解过程的互动与反馈,具有明显的单渠道、单向度的特点。步入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地走向国际社会,从宣传到修辞的传播范式转型,是对“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建立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切实践行。另一方面,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是国内民众建构身份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之一。修辞传播是运用象征符号进行具有明确目的指向的传播活动,对有着共通社会经验的人们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一带一路”倡议的命名便凸显了“丝绸之路”这一独特的历史符号,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充分展现了我国数千年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优良传统。修辞传播在“一带一路”传播中的运用无疑将有利于提升我国民族身份认同与自豪,发动最广泛的人民力量,真正将“一带一路”故事讲好传远。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策略指引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应立足国内外社会环境,找寻适当的修辞传播策略,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这是加强国家话语体系建设,展现中国气派、坚守中国道路、贡献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

  首先,在传播主体上,要持续深入推进国家传播范式从宣传向修辞的转型,在强化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商业团体、民间组织、公民个人的传播活力。如引导组建“一带一路”文化团体、讨论“一带一路”网络热点话题、壮大“一带一路”传播人才队伍等。通过这些方式使话语体系更加丰富多样,面向人群更加广泛,提升“一带一路”故事的对外传播到达率。

  其次,在传播内容上,着力改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传统内容框架,平衡政治、经济与文化信息内容的内在关联。尤其注重串联沿线国家的精神文化符号,不妨让“文化唱戏”,以找寻人类本质共性、追求跨文化背景的共通理解,提升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共情感。

  最后,在传播形式与修辞手法上,将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优势结合融通。应充分顺应当今可视化、移动化、社交化的传播特点,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对“一带一路”故事精雕细琢。一方面,可以将“一带一路”故事从语言文本的局限中抽离出来,在修辞传播的视域下,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多种符号交叉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将传统媒体、微博、微信、短视频、头条号等多种渠道贯通,在视界融合中建构“一带一路”修辞传播的立体交叉传播网络。如开展“一带一路”主题影像展,制作播发沿线国家纪录片、短视频故事,采取拟人、隐喻、映衬、双关等修辞格设计“一带一路”动画、漫画或吉祥物、表情包等。通过这些形式真正将“一带一路”故事融进符合时代特色、满足不同受众的多种传播形式当中,提升话语表达的传播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中国正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展现出大国责任和担当。“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是传播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各类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抓手与指向,要充分重视与运用修辞传播,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掌握沟通心灵的艺术,推进国家话语体系建设,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系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