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所有”到“所行”:身份研究的辖域转型
2022年09月08日 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8日总第2488期 作者:魏爽 周扬 李辰昕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仅是哲学领域的终极问题,也是身份研究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身份研究可谓源远流长,同一性与差异性曾是身份研究的重点。身份曾被视为个体或群体固有且稳定的内在属性,囊括国家认同、民族身份、种族身份、性别身份、性向认同等。在埃里克森人格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与福柯主体性思辨传统的深远影响下,身份研究迎来了“批判性转向”——身份的反思性、多样性与权力关系成为研究重点。身份的界定不再局限于固定的、不可分割或与生俱来的内在属性,而是个体在特定的关系或互动过程中,扮演或操演着某一或某些特定身份或角色。至此,身份从“个体所有”转变为“个体所做”,具体表现为身份的流动性、去中心化与再概念化。随着批判性研究的深入,身份研究的社会文化属性愈发明显,社会关联性与跨文化变异成为身份研究的热点。个体身份具有“一体两面性”,个体既是客观世界存在的主体,由自我建构,又受到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由社会建构。然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类面对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无论是虚拟世界的信息爆炸与网络安全,还是现实世界的战争与疾病,个体身份或群体身份面临更多的危机,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与不可捉摸。因此,了解身份研究的前沿领域,有利于窥探身份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揭示身份与社会文化的辩证关系,从而帮助人类理解自己究竟是谁。

  由虚及实:身份研究中的物质边界

  当今学界认为,身份既不完全由个体决定,也不完全由外部因素建构。记忆、身份、自我等概念是动态的,以对话的方式与现实社会交互,身份建构根植于社会互动,镶嵌于现实世界的现象、物质、实体、时间与空间中。因此,身份研究领域不应只关注个人层面或群体社交层面,还应考虑身份所处语境的物质层面。物质世界的变化为身份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不确定性与分裂性既是物质世界的主旋律,也是当今身份研究的主题曲。从宏观层面来看,政治剧变、气候变化与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局部地区的分裂,由于地缘归属的不确定性,个体身份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与身份冲突。特别是在战争与疫情的创伤下,世界某些地区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加剧,身份缺乏统一性、一致性与清晰性,个体需不断强化“认同努力”,从而适应不确定性。从微观层面来讲,不确定的物质世界致使个体身份处于矛盾之中。个体既饱经创伤又得以幸存;既是暴力的受害者又是暴力的实施者;时而充满希望热爱生命,时而绝望无助心如死灰;时而灵活多变适应新环境,时而僵化封闭排斥新事物。这些矛盾分裂且共存的身份,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今“身份”概念本身的模棱两可与错综复杂。

  由定及变:身份研究中的创伤语境

  动荡的物质世界致使世界或局部地区分裂加剧,人类命运共同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身份的稳定性与统一性逐渐瓦解,创伤语境中的身份认同则应运而生。“创伤”不再是一种精神疾病,而是诸多地区存在的社会和政治现实,如战争、疫情、歧视与不公等。创伤语境中的个体或群体身份呈现碎片化和模糊化的特征,身份研究的社会文化属性持续变化发展。因此,理解创伤语境中的身份认同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关注个体身份的“微变化”。某些个体虽丧失或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语言能力或自传性记忆力,无法继续扮演或操演对话者或叙事者的角色或身份,如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或自闭症患者,但其仍为意义制造者。在理解特殊群体的个体身份时,如果只关注“个体所说”,则会忽视个体的内嵌身份;如果只将身份理解为交流的产物,则会忽视某些特定群体话语实践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融入多重身份的“交叉性”。解构身份,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组织结构、历史政治语境,将“交叉性”融入身份研究中,从结构、个体、关系多重视角对身份进行更深入、更复杂的理论化研究。在身份交叉性研究中,应更加关注身份的“瞬时性”,即身份因文化、语境、关系的变化而变得转瞬即逝或自相矛盾,长期或稳定的身份认同在创伤语境中已无法实现。

  由巨及微:身份研究中的“时空”聚焦

  创伤语境中的身份认同致使个体身份处于破碎与矛盾之中,流动性与不稳定性加强,身份研究愈加分散多元。众多学者认为,虽然身份无处不在,但“何时何处”对身份研究更加重要。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与前所未有的研究挑战,研究者可以从叙事身份与虚拟身份切入,聚焦身份在“何时何处”凸显。

  第一,叙事身份是身份研究的核心维度。身份是由外在力量和内在力量共同建构的“故事”,是连接个体过去、现在和未来自我理解的“叙事”。外部力量包括组织文化、专业标准、社会语篇、行为准则和社会角色等,内在力量则是个性特征、个人体验、自我理解等。叙事身份由情景化和动态化的具体语境与特定事件触发,是一种从不同的话语和经历中自发组织起来的叙事。通过建构叙事身份,个体创造和再创造自我,改变、发展和修正特定身份。即使是碎片化、混乱和重复的“生活故事”,即使缺乏时间、主题或人物的连贯性,研究者仍然能从个体的叙事身份中窥探其“瞬时身份”。第二,虚拟身份是身份研究的发展外延。技术发展为线上社交创造了新的可能,并赋予社交身份新的形式。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开创了身份研究的新话题,如在线身份、多重角色、人机交互等。虚拟身份的不确定性与多变性也带来更多的研究伦理问题,如何保护个体虚拟身份不受人工智能威胁或算法侵蚀显得更加重要。与此同时,研究者还应警惕“西方中心主义”与“学术殖民”,反思虚拟语境中的权力关系。此外,虚拟身份将身份研究置于动态即时的跨文化语境中,研究者应聚焦虚拟身份建构的具体案例,并将碎片化孤立的研究案例整合起来,共同发展线上语境中虚拟身份的概念内涵与理论模型,从而推动虚拟空间身份的跨学科研究。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政治冲突、地区分裂等一系列问题撕裂着现行国际社会秩序,广泛骤增的不确定性为个体和群体的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带来严峻的挑战,身份与物质世界、社会文化之间对话式的交互使身份呈现出更强的流动性。关注个体身份的“微变化”,融入多重身份的“交叉性”,是整合身份碎片化研究的重要途径。以叙事身份为核心,以虚拟身份为外延,是连接身份研究与时空、社会、文化、技术等物质基础的必要手段。身份研究的辖域转型揭示了结构性全球秩序的不确定性与反复性,新秩序必然在动荡与创伤中产生、成长及成熟。在创伤语境中重新建构个体或群体身份,有利于人类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提振人类面对共同危机时的群体自信。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秩序探索的新希望和新方向。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