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非常普遍且十分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现象,身份可以被界定为特定文化背景下社会成员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应角色。因此,与其将身份看作一个既定完成的静态事物,不如将其看作一个持续不断的认同过程。换句话说,身份总是在不断地经历阐述、协商、重塑与变化的动态调整。身份的核心可以归因于社会成员的站位与分类,其占有者和支配者的身份建构必须与其所属的社会群体一致,并且符合其中社会文化期望平均值的设定。随着身份研究不断经历东西方“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对照型研究范式的推演,其关注焦点开始转向以“公平、公正与包容”为取向的身份建构。这就要求身份研究寻求方法论的及时跟进与升级,从而满足身份研究不同范式的理论取向与具象论证需求。
从一元走向多元:身份研究中的方法拓展
以往的身份研究大多以单一模态为主要观察场域,而现在的身份研究则尝试在方法维度上进行纵深拓展,力求兼顾多个模态渠道,从而丰富研究方法的跨度与效度。例如,在身份研究过程中,尝试在语言维度纳入视觉分析以及非面对面的“接触”方式,以此丰富多模态研判的身份研究方法。随着短视频的流行与普及,视频传播形式的崛起正在开辟信息时代的开放格局并推动身份研究进入多模态发展时期,同时以视频日志为代表的视频语境也为身份建构实现多模态拓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具体来说,身份研究的多模态方法旨在展示数字背景下如何利用一系列模态(如文本、声音、图像、视频)来描述、分析并解释话语和身份的稳定性与变化性、独特性与一致性、耦合性与涌现性等特征,最终回答视频日志中的情感定位如何为身份建构、管理与整饰提供语境化支撑。测绘更为真实、细腻与全面的身份揭示了身份的“反本质”属性——身份既不是仅由个人产生,也不是通过社会产生,甚至不是通过谈话产生,而是借助日常生活中每一个行为相关媒介所产生。这种基于日常生活中连续和复杂身份建构的研究在充分语境化中实现了身份主体的去中心性操作,因此表现出明显的元语用意识调控取向。此外,通过这种去中心性操作,基于多模态的身份研究有助于我们从自我建构的多个视角及其之间的张力关系来理解身份的运作机制。
从经典走向融合:身份研究中的方法迭代
任何社会群体成员都必然要以某种身份示人,完成自我及他人的身份定位,从而保证交往行为得以进行下去。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对身份同一性的探讨,还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学者对于身份独立性的思考,都已经昭示身份研究由内向外的“话语转向”。因此,身份研究将研究重心移至主体外部的社会交往行为上,这就促成了身份研究中的方法从经典路线开始走向融合。例如,福柯式话语分析往往融合了后结构主义的方法,将身份理解为权力关系。相应地,这种方法论指导下的身份研究关注的重点不是身份如何在原地构建,而是哪些社会话语导致了这种意义的建构与生成,最终完成更加“私人化、碎片化”的身份刻画。由于后现代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稳固、有序的,而是多元、多变、无序的,因此将后结构主义方法融入身份研究中有助于验证身份认同到底是基于差异性还是认同性,从而助力身份认同这一说法在后现代理论中的证伪。此外,还可以融合民族方法学与会话分析来探讨身份问题。通过实地田野调查介入真实会话中去,微观分析语言使用者如何在互动的话语序列中展开身份协商和管理,以此探讨身份建构如何作为社会互动中的一种语境化实践而摆脱以往将其简单地定性为内在语言认知现象的刻板印象。与之类似的还有自传式人种志方法以及文化心理学方法。可以说,多种经典方法的融合趋势可以更为有效地说明,身份并非语言使用者的附属品,而是交往实践中运用语言的“方式”呈现。
从数据走向实验:身份研究中的方法转向
虽然身份研究方法历经多次演变,但是其基于思辨性的“软科学”属性依然十分明显。相应地,身份研究如何在方法上助力自身实现从“软科学”到“硬科学”的转型就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基于数据或实验的量化可控性与形式化表达对于解决这一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例如,借助身份过程建构的问卷调查数据,就可以摆脱传统身份研究的静态图像式范式,转而动态展示聚类分析和潜在类别或侧写分析(LCA/LPA)等多个变量处理方法对于破译个体身份建构的价值。虽然这些方法目前可能还无法通过使用剖面设计的聚类分析研究描述不同身份过程的时间序列或顺序,但让我们看到了身份研究走向数据驱动的“硬科学”趋向。与之类似,采取叙述角色问卷(NRQ)可以用电影的形式再现过程,在更大范围的生活轨迹上引出个体叙事并揭示其身份建构情况。实验方法同样可以在社会身份方法中找到用武之地。例如,群体内部投射模型首先把身份类别分为群体内部、群体外部和内外兼顾三种,然后通过类似李克特量表的评分进一步展开数据搜集,最后依据IPM对高低评分的敏感度,同时参考相对于外组和超序组之间的评分相似性来验证身份建构的内省型实验假设。
随着身份话语研究范式从“内部主体”向“外部话语”的转型,相应的研究方法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充分有效地挖掘不同话语语境中身份的不同建构方式,展示不同层面身份相互指涉之后的身份表现,自然也呼唤不同的方法论创新路径,这样才能更好地通过身份“行为化”来消解身份概念,进而实现身份研究的“话语转向”。有些方法侧重将话语本体作为身份建构方式,兼顾身份本身的显性与隐性层面,以摆脱将身份予以扁平化处理的藩篱。有些方法强调个体的对话本质,尝试巧妙捕捉到众多话语共同建构起身份内部的矛盾性与独特性。无论哪一种方法,其可应用性外延都可以涵盖日常谈话、书写或数码形式的日记、问卷数据、自我叙述和写作以及社会话语等不同场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唯有把握研究方法上的先机,身份研究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话语实践活动,在真正意义上捕捉到身份发展的动态本质。这是后续描述、分析、解释以及预测身份建构的重要前提。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