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族裔”认同具有流动性
2021年08月18日 10: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18日第2232期 作者:王悠然/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官网8月11日报道了该校经济学与商业经济学系研究人员安德烈·凡·霍恩(André van Hoorn)和罗伯特·雷德马克(Robbert Rademakers)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名为《族裔转换:关于流行率、相互关联物和对族裔隔离测量的影响的纵向证据》的新研究提出,一个人对自己的“族裔”(ethnicity)的认识未必是固定不变的。

  雷德马克谈到,“族裔”关乎共同的祖先和过往,不同国家的人对族裔的理解不同。在美国,“族裔”主要取决于肤色,在其他国家,族裔可能取决于语言、出生地等。族裔背景不仅常被用于科学研究,也常出现在与社会趋势相关的公共讨论中。例如,政府组织开展收入、教育、健康调查时会询问受访者的族裔。

  “族裔”通常被视为一个固定的生物学事实,而这项新研究显示,人们对“族裔”的理解不尽相同,而且一个人在一生中,关于“族裔”的自我认识可能会发生变化。凡·霍恩和雷德马克分析了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美国和印度的数百万人的纵向数据,这些人在人生的多个时间点上回答了关于自己族裔的问题。在研究覆盖的14年里,印度尼西亚数据组中6.86%的人改变了自我报告的族裔。研究人员表示,自我报告的族裔发生变化有多种原因。例如,结婚后采用与配偶相同的族裔,移居至另一国家(地区)后采用当地主要的族裔。

  凡·霍恩认为,在荷兰,也可能会得出与印度尼西亚、美国和印度相似的调查数据。如果一个人的祖父或曾祖父从土耳其移民到荷兰,这个人会被视为土耳其裔荷兰人,但这不能说明其融入荷兰社会的程度。继续研究族裔的数据信息内容非常重要,这或许能提供关于就业市场歧视等问题的新见解。我们不能僵化地理解族裔认同,否则,对社会的感知将会出现巨大盲点。

  (王悠然/编译)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