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文化分析视角看社会科学研究
2022年07月13日 09: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13日第2447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陈禹同

  社会文化分析(sociocultural approach)这一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在心理学学科方面表现突出。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社会文化分析研究的瑞士日内瓦韦伯斯特大学心理学与心理咨询系副教授弗拉德·彼得·格拉维亚努(Vlad Petre Glaveanu),请他介绍社会文化分析的发展概况、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注“情境下的人”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于不太了解社会文化分析研究的人来说,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概念的意蕴?

  格拉维亚努:心理学中的社会文化分析以“情境下的人”为分析单位。这意味着,研究者并非只关注个体头脑中的想法,而是以个人及其所处的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为研究出发点。由此,对心理学和心理功能的研究变得更加全面、系统、富有发展性。社会文化分析视角将人类看成一个开放的系统,认为心理过程——包括学习、记忆、想象等——有效地“分布”在行动和互动的空间中。社会文化分析不主张采用抽象的术语来概括人的心理,而是通过个体生活轨迹以及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维度的“坐标位置”来理解心理是如何被塑造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社会文化分析研究的发展史来看,它的思想基础来源是什么?现阶段的研究相较于前人的研究,呈现出了哪些值得关注的特征?

  格拉维亚努:社会文化分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在西方,其思想基础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意大利哲学家詹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Vico)的相关论述。如今,社会文化分析的研究者从多种多样的研究路径中汲取灵感,包括分布式认知、意识延展论、现象学、话语分析等。对我来说,最令人兴奋的进展有两点,一是社会文化心理学、物质文化研究和考古学三者间的交叉研究,二是社会文化心理学与政治心理学、批判心理学和社群心理学之间的交融。

  更偏好定性研究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社会文化分析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格拉维亚努:在方法论层面,从事社会文化分析的心理学研究者总体上更偏好定性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发展出了对定量方法及其使用方式的批判性思考。因为社会文化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心理过程的语境和发展变化,研究者会积极使用观察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和图像分析法等。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文化分析研究反对定量方法。更准确的表述是,从事社会文化分析的研究者常常会反思,如果仅仅使用数字来捕捉、描述与衡量人们真实生活体验的逻辑和后果,是否能够得到科学、全面的结论。

  《中国社会科学报》:开展社会文化分析研究时,典型的研究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格拉维亚努:社会文化分析研究没有统一的公式,研究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面对的课题。不过,一般而言,研究会从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着手;在接触研究参与者和收集数据时,会从方法和伦理两个角度进行批判性反思。通常,社会文化分析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思考研究的理论贡献,以及所生产的知识该如何被用来改善研究参与者及其他人群的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报》:与心理学的其他主要流派,如进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相比,社会文化心理学的独到之处有哪些?

  格拉维亚努:社会文化分析研究的核心是,认为人类是能动的、处于情境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文化心理学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与其他一些心理学分支所支持的决定论和各种类型的预测逻辑不同,在社会文化心理学中,最受瞩目的是人们在应对挑战和做出选择时发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次,社会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类是由环境塑造的个体,反过来,也有改变所处环境的力量,因此,社会文化心理学者对心理的研究都从对研究对象所处环境的研究展开。最后,社会文化心理学更关注的是行动而不是“行为”,研究者通过这种方式去试图理解心理过程和它们的外化表达之间的统一,以及行动的社会、文化和物质意义。

  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是一位心理学学者,也是一位应用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学者。在心理学之外,社会文化分析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中是否同样富有价值?

  格拉维亚努:社会文化分析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者积极地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中汲取营养,包括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以及文学研究和哲学。因此,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文化心理学家之间有许多共同关注的问题,例如权力、规范及社会制度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更有成效地从社会文化分析视角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您可否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格拉维亚努:在我看来,第一步是去努力理解社会文化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以及它意图建立的研究范式。社会文化分析的研究者通常采用一种更符合建构主义、更注重交互性的方法来探索他们研究的现象。这表示,研究者会将现象的变化和转换纳入考量,而不是以纯粹静态、孤立的角度看待它们。另一个关键特征是,社会文化分析不反对研究个人或个体心理,但是,它反对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人主义思维,这种思维通常是还原论式的,认为人与他人、物体、地点、制度和文化是分离的。运用社会文化分析的视角可以使社会科学研究更有效率,因为它有助于将人与环境、心理与文化、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复杂联系理论化。

  以我自己的研究经历为例,我的博士毕业论文尝试用社会文化分析视角来理解创造力,重点关注民间工艺品的艺术主题,并以罗马尼亚的复活节彩蛋装饰为案例。这项研究聚焦于三个社会文化问题:不同社群的成员如何进行这种装饰艺术实践,他们对这项活动的理解如何影响他们的创造性实践和评价?在城市和乡村的不同文化语境下,以及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这样的不同人群中,装饰艺术实践有何不同?人们对装饰艺术的参与是如何随着人生历程发展的,尤其是,童年的经历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我的研究前提是这样一个假设:创造力不仅是一种个人素养或心理特质,它还是一项涉及他人、物品和文化传统的活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我试图将创造力作为一个跨越社会、物质和时间线的过程并对此进行“分配”,这体现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社会文化分析视角。社会文化分析研究的优点是,它可以就人们如何参与日常实践并塑造规范和信念提供丰富的细节。如果说它有何缺点,那就是它所描绘的图景确实非常复杂,很难简化为数字或在实验逻辑下被应用。要注意的是,案例研究非常适用于社会文化分析研究,其重点往往落在所研究现象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建构上。而人类思维本身则被视为分布在更广泛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中。

  《中国社会科学报》:最后,在现实意义层面,社会文化分析研究如何帮助我们应对社会问题乃至全球性的挑战?

  格拉维亚努: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社会文化分析研究经常以一个挑战或问题作为出发点。由于实用主义是许多社会文化分析研究者的主要哲学取向,我们可以说,研究者之所以能看到他们所生产的知识的价值,正是因为社会文化分析研究有助于为这个世界带来正面的变化——让那些共同进行知识生产的研究参与者以及他们生产的知识所能影响到的人,都生活得更好。

  从气候变化到社会不平等,再到“后真相时代”的虚假信息传播,社会文化分析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今天的人类要面对的诸多挑战,因为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们以系统的方式探索世界,思考复杂的因果关系形式,并关注人类开展行动和互动的伦理,以及应当如何对此进行研究的学术伦理。社会文化分析研究充分认可了人的能动性,帮助人们以具有建设性、协作性、参与性、合乎伦理的方式应对当今一些紧迫的全球性挑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