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协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022年11月14日 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14日总第252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孙美娟

  为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11月8—9日,“中欧美净零行动平台”第二场对话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京举行。来自中、美、法、意等1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发展绿色金融的方法与挑战”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应对气候变化迫在眉睫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从未来的挑战变成眼前的危机。法国前总理、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表示,当下,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已经显现。受极端气候影响,今年世界上许多地区都遭受到灾难性的火灾、史所罕见的热浪、创纪录的降雨量,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性挑战迫在眉睫。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罗景山补充道,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电力和供暖仍然由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提供,超过8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这些化石燃料的使用。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将产生许多毁灭性的后果。

  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认为,气候变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键因素,而生物多样性的降低乃至丧失,也会加剧气候恶化,从而引发生态系统改变,影响全球气候。博科娃强调,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自然保护区规模不断拓展,会逐渐转变成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系统。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为更好应对气候危机,每个国家都应把握各种合作机遇,加强交流沟通,通过双边及多边的交流合作,增信释疑,形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任重而道远,需要各国坚持不懈、同舟共济,切实兑现承诺。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平表示,为应对日益紧迫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社会付出了诸多努力,但相较于气候危机发展的速度,人类的行动仍显迟缓。我们必须认识到,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必须践行多边主义,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团结协作增强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区域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充分认识到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市场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但是,目前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中欧美全球倡议委员赵广彬表示,现在世界正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战略环境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国家财政收入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因此,全球绿色金融需要不断创新模式,以市场化方式更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如果全球绿色金融可以从一个行业的某项研发、实验室阶段就开始投资支持的话,将极大支持绿色经济的孕育和发展。

  法比尤斯认为,“碳定价”是未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因素。碳定价是一种让碳排放者为其排放产生的负外部性付费的机制,是降低绿色溢价、推进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目前,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往往比排放温室气体的成本更高,考虑到碳排放带来的“负外部性”,我们必须对碳排放进行定价,推动碳定价机制的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除了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外,我们还需要在工业、农业、城市规划等各个领域进行深刻的变革,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积极推动建设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据于涛介绍,截至2021年,我国共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援外项目200多个,向近40个国家赠送节能和新能源产品与设备,帮助有关国家发射气象卫星,建设水电站、光伏电站、风电站,并为120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近20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

  在应对气候危机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科学决策,也需要多主体的参与。杨平认为,各个国家凝聚共识、精诚合作,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解决气候危机。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也提出了多项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方案”。

  会议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等单位主办。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