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文本阐释
2021年11月04日 09: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4日第2280期 作者:张芳芳

  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是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国际传播力建设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面对丰富的实践积累,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实现理论总结的升华。宣传文本的阐释是影响话语权的重要因素。在对外传播工作中,高质量的文本阐释有利于做好预判,弱化冲突,有效处理矛盾,达成共识,提升国际传播力的成效。

  建构视域融合的文本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到,理解文本和解释文本不仅是科学深入关切的事情,也属于人类的整个经验世界。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任何解释一开始就有着先入之见。在对文本的阐释过程中,假如我们想理解他人见解的话,便不能盲目地坚持前见解。适用于文本的前理解是理解的助力,反之会成为达成阐释效果的阻碍。没有人可以在不具备任何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去真正理解文本,正是这些偏见本身可能成为阐释过程中的再创造,它不会使我们与文本分离,而是使文本向我们开放。前理解为理解者和阐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域。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者和阐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使之与其他视域相交融,从而实现“视域融合”,而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就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一个全新视域构建的过程。

  国际传播的目的在于对方的理解并接纳。面对西方社会的刻板成见,我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着眼点,一方面在于调整我们的传播策略,改变单向度的传播惯性;另一方面,在于研究西方的社会“偏见”因素,并相应地进行传播策略的积极调适。在此基础上,寻找共情的传播结合点,以西方社会可以“共情”的理解文本和解释文本,转译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阐释他们陌生而又富有价值、有趣的中国经验。这些丰富的信息,定然会引致其扩大视域,并与之交融,从而实现“视域融合”,实现一个全新视域构建的过程。

  国际传播中的文本阐释原则

  在文本中建设性地阐释“偏见”。用于国际传播的文本应注重传播内容的受众触动因素,使其切身感受到中国的思想力量和人民的精神世界。受众都有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接触到不同于自身价值体系的理论和观念时,不免持有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究其根本,则是每一个理解者所拥有的前理解,即自身所习得的既定价值规范和法则在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影响着其对外来事物的判断和认知。正视传播中妨碍受众对阐释文本的客观理解因素,分析阻碍阐释达成的偏见,做到“对症下药”,在文本中作出建设性的相应阐释,使其最终成为有利于提升传播效能的表述。

  注重区域化和分众化表达,促成视域融合。文本受众的视域因人而异,或完全封闭,或部分封闭,或跃跃欲试地等待新的视域的汇聚。宣介文本应找好传播定位,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进行深入研究,摸清受众的前理解视域,采用不同的文本阐释角度和方法。在文本阐释中,利用好视域是活动性的、不断建构的特点,找到双方思想文化的共通点,找出促进视域融合的关键词,促成新的视域生成,在无形中传递理论,进而促使受众摒弃偏见,主动置身于宣介文本的阐释视域中,促成视域融合。例如,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份刊发的系列报道“非洲驻华大使延安行”,则以非洲人士的视域,表达了中国减贫经验的世界意义,是构成相关视域融合的一个良好素材。

  讲好中国故事的文本塑造

  话语权是基于特定社会进行社会科学研究而形成的理论和观念,是特定的社会经验。用外来标准衡量自己的实践,是荒谬且不公平的。把握文本阐释的逻辑、角度和方法,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更需注意技巧和细节。

  阐释文本文学化。在特定的国家、历史和经验中,逐渐形成的理论化的总结会成为衡量社会各项事务的标准和法则,为百姓所接受和遵从,这就是一个社会所特有的话语权。当话语权的受众不属于这个特定的社会范围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例如信息异化、缺乏对等物、价值冲突等,不被受众所认可。若要突破这些阻碍,实现理论的跨文化传播,首先要建立阐释的精密表述逻辑,强有力地支撑论点并能够自圆其说;其次要选好阐释角度,独特的视角可以提高传播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提升传播效果。此外,阐释的方式要趋向文学化。文学作品是有温度的,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人类共有的精神文明形式之一,具有文学色彩的文本更能拉近和受众的距离,更能唤起读者的共鸣;文学性的文本以其独有的亲和力更有可能打破意识形态的壁垒,走进读者的精神世界,增加更多被认同的机会。

  阐释文本故事化。国计民生中所体现出的价值理念如果用严肃的阐释方法展示便失去了原有的烟火气息。用质朴的叙事方式讲述老百姓最关切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可含蓄地传达中国理念,令人耳目一新,且印象深刻。将理论内化到故事中,可行之有效地提升理论的接受度。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温情的叙事方式,以微观层面的个性感染力折射中国的成就,进而在互动、答疑的沟通中增进共情,这个累积过程也是提升话语权受众基础的过程。于此而言,阐释文本故事化,既需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我们现代化成就的表述方式,同时还要研究传播对象国度的价值取向,进而调适形成传播对象感兴趣的叙事表达,促进形成良好的传播效应。

  开拓创新,发展共享标准。在科技成果和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话语体系中新的概念和新的表述方式应运而生。在创新机制下,构建新的话语符号不失为一种构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有效方式。抓住话语制造的主动权,打造融通中外的新范畴是当务之急。求发展是人类社会恒定的主题,符合发展的理论和经验皆可拿来论证进步的成果,这个标准应该是全球共享共识的智慧,是指导人类社会实践的共同准则。一方面,我们通过改革开放,吸纳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卓有成效的发展成果彰显我们从善如流、择善而从的世界规则意识;另一方面,我们改革发展的成果也是全球化的结果,中国经验及其领先之处,也是世界发展的标准示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成为国际上广泛的共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正昂首阔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贡献中国理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这就对提高国际传播力提出了很高的期许。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