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2023年11月03日 15: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3日第2765期 作者:薛庆国

  在阿拉伯语现当代文学中,以中国为题材的诗歌、散文和游记不胜枚举,而以中国为主题的小说虽然为数不多,但也因其题材独特而值得研究。在这些小说中,也门作家穆罕默德·瓦利的短篇小说《中国之路》和阿尔及利亚作家艾敏·扎维的长篇小说《女王》,不仅为我们了解阿拉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提供了重要素材,而且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也有诸多启迪。

  《中国之路》:书写中也友谊之路

  穆罕默德·瓦利(1939—1973)是也门现代著名小说家,被誉为“也门小说之父”。1959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中国之路》。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涉及一个很独特的题材:20世纪50年代中国援外人员与也门人民共同建设萨那—荷台达公路的往事。作家通过也门农民工阿里的视角来描写西方人:“阿里想起当年他在哈迪希吉庄园做奴隶时的一段往事。那时,他看到另外一些外国人。他们的脸膛是红色的,一天到晚满头大汗,不停地喝水。他们总是用鄙夷和嫌恶的目光,看着正在地里干农活的阿里和他的同伴们。他们对当地农民避之唯恐不及……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走了,一去不返,留下的只有阿里和所有人对他们的憎恶。”

  小说朴实无华,但作者对中国崇敬和友好的感情却溢于言表。作家用质朴的语言告诉人们,中国人不仅为也门人修了公路,更重要的是让阿里这个奴隶出身的筑路民工,以及他所代表的也门普通民众,第一次知道“人比山更强大”的道理。作者还告诉人们,中国人民是也门人民的好朋友,比之傲慢的西方人,他们更谦虚更友善更真诚。

  中国援建的这条连接也门两大城市的“中国之路”,穿绕在海拔3000米的崇山峻岭之间;在施工过程中,许多中国专家和工人流血流汗,有的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长眠在首都萨那郊区的“中国烈士陵园”。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同胞用热汗、鲜血和生命铺就的“中国之路”,不仅成为也门最重要的交通要道,而且已成为中也人民友谊的丰碑。这篇小说留给我们这样的启迪:中国和阿拉伯朋友合作的“初心”,不仅仅体现为经济上的互惠互利,还体现为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互相尊重,共同进步;而这正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应有之义。

  《女王》:为中国人的形象正名

  新世纪的阿拉伯语文坛也出现了一部以中国人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作者艾敏·扎维(1956— )是阿尔及利亚著名作家、思想家,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现任阿尔及尔大学教授。2015年,扎维发表了以中国赴阿劳务人员为男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女王》,这是阿拉伯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类似题材的长篇小说。这一文学独创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和阿尔及利亚的经贸合作迅猛发展,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最大的承包工程对象国之一。随着两国人民的交往增多,在阿尔及利亚从事各类工作的中国青年和当地青年相恋的故事也时有发生。扎维以小说家特有的敏锐目光,发现了这个独特的视角。

  小说的女主角萨库拉是一位离婚的法医,男主角是一位随中国建筑公司到阿尔及利亚承包建设项目的年轻工程师余楚孙。两人机缘巧合相遇,相互间因好奇、好感进而迸发出恋情的火花。余楚孙对萨库拉的爱真挚而浓烈,言行举止中时时流露出对女性的尊重,甚至把爱人视为“尊贵的女王”。在日常生活和失败的婚姻中深受大男子主义之苦的萨库拉,在这场异国之恋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

  作者还借女主人公之口,将中国男人与阿尔及利亚男人在恋爱方式上的差别,上升到文化的差异层面,并借此对阿尔及利亚的文化乃至民族性做了深刻反思。作者采取的是借中国之镜、映照自我不足的写作策略。小说中的几位阿尔及利亚人物,虽然也都赞誉并佩服中国人刻苦耐劳、心灵手巧,却不能接受跟中国人谈婚论嫁。对于种种偏见,扎维通过描写余楚孙这个正面人物形象予以驳斥。作者笔下的这位中国青年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自信,他精心布置的富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公寓,就是他家国情怀、文化根基的寄托和象征。作者意在通过这位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情怀的男主人公,为中国青年和中国人正名。

  小说《女王》对于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共建“一带一路”,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这主要体现为:新世纪以来,中国和阿尔及利亚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不断发展,以互利合作为特征的交往日益增多。总体而言,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形象是正面的,阿拉伯世界的人民对中国是怀有友好情感的。当然,中国深度参与有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在给当地带去切实利益的同时,也让部分当地民众感到竞争的焦虑、文化碰撞的不适。

  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在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呈现的形象,主要还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经济大国,而中国的文化、思想、情感等其他方面的形象则比较模糊和粗浅。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中国有望让更多阿拉伯国家的民众了解到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合作亦将进一步深化,两大文明之间的包容互鉴将书写一段佳话。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