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的海外译介与传播路径
2023年04月24日 10: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24日总第2637期 作者:张秀丽 邵婷婷

  2023年恰逢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深刻内涵和鲜明特质的雷锋精神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精神载体,讲好雷锋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入口和出口。

  雷锋精神的海外译介与传播现状

  嵇炳前协同新华社军事记者佟希文和李健羽前往军区机关了解雷锋的事迹,促成了《雷锋日记》。1960年12月1日,沈阳军区机关报《前进报》首次以整版的篇幅摘录发表《雷锋日记》。1963年3月发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同年4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一本《雷锋日记》并在全国发行。2021年9月,雷锋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造就了谱系中最为璀璨的篇章之一。来自美国西雅图的雷夫·艾里克·罗杰斯在担任辽宁省锦州市商业银行国际部经理助理期间翻译了《雷锋日记》。据相关材料统计,截至1973年已有28个国家用外文翻译出版《雷锋日记》《雷锋诗文集》,包括英文版、法文版、日文版、朝鲜文版、泰文版等。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用外文翻译出版了《雷锋日记》和《雷锋诗文集》。

  据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关于“美国人也学过雷锋”的记载:1993年,中国记者马平应美国政府新闻总署邀请赴美考察采访,在美国国防部访问时,曾在一位官员的办公室里看到了雷锋的画像。这位官员表示,自己很崇拜雷锋,无论中国军人还是美国军人,都应该具备雷锋的牺牲奉献精神。2021年8月,以陆军第80集团军某旅为主组建的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部署到任务区后,接过在海外播撒雷锋精神的“接力棒”。自2017年6月维和工兵分队在马里任务区建成简易雷锋纪念馆后,就采用中英法三种语言全面而精练地展示雷锋的感人事迹、雷锋精神的形成过程,以及官兵在新时代强军目标引领下践行雷锋精神的最新成果。纪念馆定期向联合国人员和当地人开放,目前,该雷锋纪念馆先后迎接来自法国、德国、南非、美国、俄罗斯、比利时、加纳、孟加拉国、柬埔寨、塞内加尔、多哥和埃及等多个国家的维和部队指挥官,以及当地民众前来参观,累计达800余人次。维和工兵分队通过在国际舞台传播雷锋精神来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树立中国形象。

  中国各组织团体及个人也在以自身行动向世界展现和传递雷锋精神。中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雷锋精神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表达。新冠疫情期间,我国为全球疫情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后疫情时代,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作用凸显。2023年2月,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强震,造成重大伤亡,中国政府派遣救援队前往重灾区实施救援。灾难面前,中国以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传播雷锋精神,为讲好中国故事打开了通道。

  雷锋精神海外传播新路径

  当前,雷锋精神在海外的传播不仅是对雷锋相关作品的译介,还有对雷锋精神的解读,以便国外学者和公众对雷锋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英文版《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是解读雷锋精神的重要书籍之一,它从孤童雷锋、阳光雷锋、善行雷锋、哲思雷锋、百姓雷锋、世界雷锋、永远雷锋等多个角度,介绍了雷锋的可爱和极富感染力的鲜活形象。该书曾在英国规模第二大的会所——全国自由俱乐部进行过“告诉你一个真实雷锋,告诉你一个人间奇迹”的主题报告。此外,海外国家也主动吸收和研究雷锋精神。美国的“学习雷锋研究会”,专门学习和研究雷锋的优秀事迹,鼓励人们为社会做好事。泰国政府曾印发了《雷锋》小册子,号召国民学习“雷锋精神”。2012年《印度时报》还以《中国希望民众做好事》为题介绍了中国的学雷锋活动。有了这样一个好的道德价值标准,中国更易于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雷锋精神国际传播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向同行,雷锋精神国际传播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深耕雷锋精神沃土,不断加强雷锋精神的国际传播力度,通过优化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主体讲好雷锋事迹,传递好雷锋精神。

  “软传播”方能“硬着陆”。在向海外传播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的过程中,应紧紧把握当今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大众化、可视化的特点,借助AR、VR等沉浸式手段以讲故事的传播策略讲好雷锋故事、传递雷锋精神,实现传播方式“软传播”。国家和政府的官方视频账号可以以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从雷锋日常生活的小切口讲述雷锋的有趣日常生活,原汁原味地进行传播,才能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实现传播效果“硬着陆”。

  借助主流电影之“窗”展雷锋形象。新主流电影作为更具时代包容性和多元文化气息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它在讲述中国故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高语境国家来说,马歇尔·麦克卢汉口中的“热媒介”能尽量降低目标语受众的理解偏差。我们应借助新主流电影这个颇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窗口,筛选优质影片,推动新主流电影出海,向海外讲好雷锋故事和展现雷锋精神。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一座传播平台,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话语更易为民众接受。因此,在海外传播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时应当借助群众的民间话语让雷锋精神更贴近外国受众,进而让他们对雷锋事迹更感兴趣。

  从目前海外国家对雷锋精神的研究和吸收来看,雷锋精神在海外传播的态势较好,海外受众群体对雷锋精神的接受度更高,也乐于主动学习研究。我们应更加深入地审视和思考雷锋精神在海外的传播路径和方法,为讲好中国故事注入新的力量。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