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年09月19日 10: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19日第2738期 作者:刘小龙 杨彬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首次阐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命题,强调“‘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发出了“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号召。“第二个结合”突出了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一致性,打通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今之变”,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根本途径。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何以必要、何以可能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大历史观审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以“五个突出特性”对中华文明作出精准概括,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刻把握了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地位,为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遵循。其中,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为中国式现代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积累丰富的经验智慧。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具有一致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民族情感和奋斗目标,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团结奋斗的力量。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以更加开放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文明,开辟了符合人类文明总体发展规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摒弃了西方依靠侵略和扩张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让世界人民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的成果。

  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文明创造与更新,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场域,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过程始终与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建设相互交织、彼此重叠,呈现出从吸收效仿到自主探索再到创新引领的历史变革。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国被裹挟进世界历史的发展大潮、被迫开启以救亡图存为紧迫任务的现代化之路,与国家蒙难、民族蒙辱一同出现的还有文明蒙尘,向西方学习现代性、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与中华文明的现代性重构这一历史任务一同提出。这种历史探索异常艰辛曲折,直至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自主探索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武器和领导力量。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长期探索实践,从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到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从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到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邃思考,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本质要求和推进路径,创造性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命题。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拓展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形态、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使命等方面的全新视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文化根基和文明内涵。

  “第二个结合”彰显党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现代化路径和模式的选择,总是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历史境遇、文化土壤和思维习惯密不可分。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创立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人类文明延续、迭代与创新。中国何以能实现人类文明的巨变?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在独立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深刻把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现代文明三者的深度融合。

  一是学习借鉴并创新发展了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学习借鉴了人类现代化的文明成果,譬如坚持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等普遍性的发展目标,吸收了其他国家在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有益经验,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二是继承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价值目标。在价值维度上具体体现为深刻批判资本逻辑及其推动下的全球扩张,超越商品拜物教的牢笼,实现人对人的复归,即人对人的真正本质的完全占有;超越阶级对立和剥削压迫,自觉地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终极价值。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现代化探索中得到了坚持和彰显,同时又结合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赋予其中国内涵、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构成和特性,是国家发展最深厚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是中国式现代化最为深厚的文化沃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奠定更为深厚的文化基础。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华文明现代化的道路,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道路。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第二个结合”的必然结果。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开出的文明之花、结出的文明之果,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筑起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中华文明的深厚历史底蕴,是我们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也是我们自信自强的底气。我们应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凝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伟力,坚定不移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二是秉持开放包容,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 近现代以来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贯穿着古今中西问题的论争,其实质仍是如何看待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为中华文明保持旺盛生命力注入了不竭动力。我们应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通过对文明发展规律的把握和历史主动性精神来实现古今贯通,以主体性的姿态借鉴一切可为我所用的资源,推动古今中外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当代中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我们应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不断提出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激发与当代中国文化更相适应、同现代社会更相协调的文化基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作者系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