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拟情境中体验道德选择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教育改革
2023年04月19日 10: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19日总第2634期 作者:胡跃娜

■虚拟仿真实验的场景展现 作者/供图

  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尝试,不仅在理论上为高校进行思政课教改工作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更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为高校思政课教改工作探索了新的道路。

  感同身受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需要信息技术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其实现优化和升级。虚拟仿真技术又称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创建、可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通过模拟再现现实世界,使体验者在虚拟世界中产生更为真实的互动,从而获得更接近真实场景的感悟。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有机结合。

  鉴于此,虚拟仿真技术如何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在教育手段上,虚拟仿真技术通过在计算机中还原一些真实的场景,让体验者在虚拟世界中能更直接地产生感同身受的直观感受。因此,将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更好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在教育方式上,将这种信息化技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实中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无法亲身体验的场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将一些场景重现在学习者的眼前,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一种崭新的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三是在教育实践上,基于对我国德育实效性的反思,理论界提出了“让德育(道德)回归生活”这一具有变革性的命题,但如何回归的问题不解决,这一理念就会悬空。就此而言,虚拟仿真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回归生活的难题,在虚拟世界里对现实场景的重现与还原,是从实践操作层面落实这一理念的一种尝试。

  更多选择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2019年开始尝试探索将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结合思政课程的内容及知识点编写原创性脚本,以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开发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这不仅在技术上拓展实验的适用性,在界面上也让学生的感受更为立体,体验更为丰富,使学生更能在感同身受的场景体验下进行道德两难选择。

  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结合思政课的知识点,在实验过程中以教师的授课需求和学生的自主操作为主,以期不断改进和提高实验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2020年,由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主研发的虚拟仿真系列实验获得了广东省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实验的基本流程可分为四个环节:首先通过自主研发的实验软件介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背景,设定具体的实验目的或实验任务;其次,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参与实验情境演绎的具体情节,根据具体问题在具体情境中的不同选择或回答,通过角色扮演和人机互动的方式,引出不同过程、不同结果的案例发展;再次,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认识,通过对比反思不同的过程和结果,在具体情境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将其中的重点问题或主要选项结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对自己的支持观点或应用理论作进一步的阐释。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实验的《阿欧职业轶事》为例,实验主题围绕职业道德展开,通过特定职业情境下所面临的道德两难选择,考察并使学生感悟在面临职业道德冲突时如何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学生以虚拟主角人物——医科大学毕业生阿欧的身份在实验中出现,阿欧先是被一家医院聘用,后因为工作坎坷转行做了摄影记者,最后阿欧又回到自己的医生老本行。不同的工作经历和职业境遇,使阿欧遇到了当今社会比较普遍和有代表性的职业道德问题。这些体验在一般课堂或实验中因为成本高昂、时空限制等方面原因难以实现,但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上则能有效地展开。

  虚拟仿真实验具有较强的体验性。一方面,学生能借助于设备及场景的展现产生更真实的情感体验及共鸣,进而做出更为接近自己真实想法的选择。另一方面,实验设置了好几条不同的路线,而由于每个学生会做出不同选择,在实验中就会有不同的“经历”与“结局”,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学生就可以在完成实验后互相交流自己所经历的路线。如此,在实验完成时,每个人所了解的实验内容,就不局限于自己完成的实验路线,而是小组成员所经历的实验路径的总和。因此,在最短的时间内,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实验的内容,体验和感受更多的选择路径和心路历程,获得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体悟,进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前景可观

  在开展虚拟仿真思政实验课的同时,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参与实验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及访谈显示,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课的开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课程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互相促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教师也能通过每个学生的选择结果,以及对知识点把握的情况有更清晰的判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从问卷调查的总结以及学生的评价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虚拟仿真实验的尝试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对这种实验教学方式表示满意的学生达到了90%,有92%的学生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进这种方式非常有必要。许多学生在平台上留下了积极有效的评价,如“假设了多种两难选择,让人深刻理解到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选择的实践性”,“教学案例有深度,启发学生深入认识道德选择的判断逻辑”,“情境化十分逼真,内容也十分全面详细,分析十分到位明白,很适合学生感受”,“实验课程设置合理精良,能够让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对于结果也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从模拟情景中揭示道理和理论,给人启发”。这些来自学生的真实评价反应积极良好,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究”(2020GXSZ083)、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