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基本陈列设计形态转化
2023年12月08日 14: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8日第2790期 作者:汪长明

  基本陈列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据地”和“基本盘”,而做好基本陈列的关键在于以陈列语言为根本(显性语言)和内核(隐性语言)组织展览框架、构建话语体系、揭示陈列主题。基本陈列设计坚持“大纲为本,内容为王”,当进入从内容设计向形式设计,由纸面形式、平面形态的文本表述向墙面形式、立体形态的视觉呈现转化关键阶段,内容设计方(以下简称“策展方”)和形式设计方(以下简称“设计方”)要着力处理好内容与形式、“求同”与“存异”、藏品与展品三组关系。这是博物馆基本陈列设计形态转化阶段面临的三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如何关乎基本陈列成败得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坚持“内容为王”。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博物馆基本陈列——无论是策展方还是设计方——必须认真处理的各种关系中最重要、最能体现工作本质性的一组关系,也是决定基本陈列最终质量的关键所在。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双轨并驱、互相依托、融合统一,是博物馆基本陈列的根本要求,也是检验大纲编研水平和基本陈列质量的核心标准。

  内容设计以陈列脚本为基本载体,陈列大纲为主体支撑,陈列语言为内在逻辑,陈列说明为文本形态;而形式设计则以内容设计为根本依托,陈列要素(包括文本撰写体例、展品名称、展品属性、展品状态、展品来源、展示形式、展品等级等,是设计方理解、消化、阐释策展人意图的文本依据)为理念归纳,技术手段为质量保障,视听形态为表现形式。

  内容设计向形式设计过渡,本质上属于博物馆陈列学理论的实践转化,具有产品化、成果化特征。因而,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成为博物馆基本陈列从展示理念书写向开放运营实践、从内向型陈述向外向型表达过渡与外化的“关键一招”。内容的“终极归宿”不是供观众纸本阅读的“教材”和“读本”,而是以展品为基础、以观众为中心的基本陈列,因而内容设计需始终围绕“展示什么、如何展示、效果如何”等展开。这既是内容设计的导向问题和理念问题,也是博物馆建馆立馆的基础问题和原则问题。同时,形式设计始终服务于内容文本,不折不扣地反映内容设计的目的及其体现的内在标准、技术要求,进而最终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与有机统一。

  其次,处理好“求同”与“存异”的关系,坚持“大同小异”。由于专业背景、研究基础、知识结构(尤其是设计方陈列知识的欠缺或不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双方对内容文本认知差异与理解偏差,陈列设计实现“内容—形式”转化殊为不易,往往是一个观点碰撞、循环纠偏、双向适应,并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实现转化效能最大化、展示效果极优化的过程。只有最大限度实现策展方与设计方之间的理念趋同与认知共识,基本陈列才能实现“两方共赢、三方(馆方、设计方、社会公众)满意”的最佳效果。

  理想状态的“内容—形式”合理转化逻辑在于求得“求同”最大化、“存异”最小化,设计合同甲乙双方(一般情况下,策展方为甲方、设计方为乙方)对陈列语言理解上的趋同与实践上的一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处世哲学用在陈列设计上万万不可取,只会导致两种冲突性语言的共存。理解策展方意图和内容文本精神,并落实在具象化基本陈列上,设计方技术力量是首要前提。除此之外,形式设计人员对展览的深度学习、准确理解甚至价值认同(尤其是人物类博物馆),对于陈列产品质量保障同样重要。

  一位优秀的博物馆形式设计人员往往“近水楼台先得月”,对大纲内容、展览走线、重点展品(即便不是全部)、陈列主题、展示理念等均先睹为快并了然于胸,由此成为本馆基本陈列的第一位“观众”,甚至是第一位“讲解员”。

  最后,处理好藏品与展品的关系,坚持藏展结合。馆藏是博物馆的“家底家业”,一座博物馆基本陈列质量如何,社会影响力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馆藏数量、等次及本馆研究积淀。而且,馆藏数量尤其是等级文物数量,是国家等级博物馆评定的重要指标,在国家等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中占有很高权重。藏品的基本功能是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无疑是基本陈列中各种形态、各具特色的藏品。

  对于博物馆管理者而言,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使其成为“活灵活现”的展品,需要建立既科学合理、符合博物馆运行基本规律(普遍性),又切实可行、适应本馆基本陈列主题呈现需要(特殊性)的“藏品—展品”转换机制,尤其在博物馆基本陈列设计(含基本陈列改造)过程中。

  其一,树立基于基本陈列设计的展品意识。展品因藏品而成,应是馆藏里的精华、藏品体系中的“关键少数”,是最会“说话”、最具“活性”、最能体现陈列主题的藏品。要坚决摒弃“藏品即展品、展品即藏品”浅薄理念,不可对“藏品展品化”进行机械化理解、简单化处理,而应坚持藏展结合理念,活化馆藏,做好展品遴选与甄别,让代表性藏品从库房走向展厅。

  其二,藏品展品化离不开坚实的学术支撑。文物在物质层面是“死”的,已成为了历史,而在精神层面却是“活”的,具有“永垂不朽”的精神属性和“永不磨灭”的教育价值。只有扎实开展文物藏品研究、切实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的收藏档次、陈列功能和社会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其三,注重藏品编目标准向展品逻辑特征的转化。就单一藏品而言,可以“独来独往”甚至“我行我素”,无需其他藏品支撑或建立横向关联。展品则不同,具有“大中见小”即每一件展品都是陈列体系中的一个“最小单元”,以及“小中见大”即通过任意一件展品都能或多或少窥见基本陈列(包括其中某一展段或展项)主题的双重特征。简而言之,藏品坚持入藏标准,而展品则坚持陈列标准,二者属性、功能、要求均不同。实现藏品展品化实际上是对藏品内涵表达与价值呈现进行社会化重构。

  此外,形式设计方案作为博物馆基本陈列直面社会的终极表达形式,与内容设计方案一起,共同承载为广大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社会职能。作为一种直观标准,只有内容别具一格,形式独树一帜、让观众眼前一亮的设计是为基本陈列精品力作。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学术研究部副部长、副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