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博物馆要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2023年12月29日 09: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29日第2805期 作者:林毅红

  民族博物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一,不仅是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场馆,更是宣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前沿阵地,具有主题明确、受众广泛、内容丰富等特点。

  研究阐释

  馆藏文物的收集整理、挖掘阐释,是博物馆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物研究是博物馆展览的基础,准确阐释民族文物内涵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这也指明了文物的挖掘要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当前,民族工作的主线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文物挖掘和阐释要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反映新时代的价值追求。

  首先,民族文物研究要跳出传统器物学、文物学、考古学的窠臼,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丰富交往交流交融内涵,阐释和研究边疆民族地区文物背后体现的各民族交流交融事实。要有正确的历史观,深刻理解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每个民族的历史发展都与中华民族发展密不可分。没有正确的历史观,民族文物的解读和阐释就会偏离方向。

  其次,民族文物阐释要正确理解区域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进行时代话语转化,避免过于夸大单一民族文化特殊性,而忽略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区域内的民族文化,是本地区该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地方性文化,如土家文化、巴文化、黎族文化、苗族文化、侗族文化等,处理好地方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就是要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也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各民族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边民族文化经过深度的交融后形成的文化形态,如湘西苗族文化,历史上和汉文化交流更多,从服饰上反映出和当地的汉族具有一致性,而贵州的苗族文化和周边水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相似性,反而和湘西苗族不同。

  最后,解读文物的基因密码,要将文物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阐释,求根溯源,因为文物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生产、文化生活和宗教信仰,解读文物应始终围绕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始终贯穿“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核心规律。只有将本土的文物和地域文明放在国家全域、中华文明全景、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来研究,才能为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提供理论支撑。

  优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把牢民族博物馆事业发展方向和实践导向,用文物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并贯穿于博物馆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

  如何发挥民族博物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教育功能,需要创新民族宣传的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让文物“活”起来,改变过去博物馆的橱窗式展示和庄重肃穆的氛围,避免让人产生距离感、生硬感和高冷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就是各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命运与共的集体意识。博物馆只有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共同体意识浸润、涵养及化育到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才能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

  让文物在展厅“动”起来。民族文物的展示,既有历史文物展示的共通性,也有自身的特点,让文物在展厅“动”起来,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如视觉上,打破过去单件陈列,采用堆积、重叠、丰富的陈列,给观众产生视觉震撼;听觉上,通过体验各民族不同的乐器同奏一首歌,达到听觉上的盛宴;触觉上,通过触摸不同铜鼓(复原)击打的节奏,达到触觉上的震撼,这也是民族文物陈列的优势。

  合理运用互动体验和场景复原的呈现方式,使文物不是单调的静态展示,而是生动地讲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如北京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中,展示有海南黎族纺染织绣工具,不再是简单的“非遗”技艺体现,而是展示黄道婆“南技北传”的交融故事;蜡染花布讲述的是“中原蜡染南徙”的故事;江南桑蚕技艺讲述的是“江南丝绸西迁”的故事;“水族马尾绣背带”不仅是展示水族马尾绣技艺,而是体现中华民族“母爱”的故事;“福禄寿喜”土家族织锦,传达的是中华民族“吉祥和孝道的和谐故事”;等等。

  此外,这次展览通过深刻的阐释和生动的展示,讲明白各民族交融的故事,于无声中传达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在中华典藏展区,运用互动设备“花瓣墙”,将古籍复制件摆放在不同的花瓣造型里,寓意“瓣瓣不同,瓣瓣同心”,观众可任意抽取一片花瓣,自动弹出一件古籍复印件,不同的花瓣典藏不同的古籍,让观众有“开盲盒”的趣味感和新奇感,增加了参观体验感和参与感,打破了文物古籍的单调和高冷,让文物古籍“动”起来同时“活”起来。民族博物馆应打破过去通柜式陈列,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陈列方法,展示应更加活泼和多元化,让人产生亲切感、生动感,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才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润物细无声中传播出去。

  让文物“智”起来。民族博物馆应大力推进文物资源的数字化活化利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虽然偏远的边疆民族地区博物馆数字化和智能化利用程度低,但依托“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培育跨区域融合发展新业态,通过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不断拓展区域博物馆文化服务辐射范围。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和便利,实体博物馆保持线下优势,虚拟博物馆、网络博物馆、线上博物馆等不容忽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选择范围扩大,观众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多。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新趋势,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馆内的文物在网络上形象化、具体化地展示出来。

  让文物“鲜”起来。民族地区博物馆承担着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及各民族交往交融故事的责任,但普遍缺乏讲好故事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文物活化利用不足,未能将文物转化为群众喜欢的文化产品,难以激发观众的兴趣。让文物“鲜活”起来,就需要有讲故事的本领和手段。

  首先,应及时转换话语表达,修改调整解说词,在准确基础上,提升解说词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解各民族交融的事实,让观众耳目一新,饶有兴趣。其次,开展共同体意识的专项社教活动,如博物馆里的各民族团结故事等。最后,通过文创,让体现民族交融的产品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让冰冷的文物转化为富有生趣的产品进入日常生活,拉近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也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一种方式。

  目前,民族博物馆文创尚停留在探索阶段,同质化产品多,有影响力的产品少。民族文化资源是文创的重要源泉,应借鉴故宫博物院及中国国家博物馆将“文创产品”提高到“文化产品”的高度这一做法。新时代,民族博物馆应以展示“文化产品”的高度来开发文创产品,用接地气的方式,让文物“鲜活”起来,走进群众日常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论述,强调“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博物馆之于中华文化、之于民族自信、之于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探索民族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途径,推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协同并进,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