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荻帆与多福巷
2021年04月22日 09: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22日第2152期 作者:蒋净柳

  多福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起大豆腐巷,西至王府井大街,因靠近大豆腐巷且相对窄一些,清代称小豆腐巷,民国称多福巷,后沿称。多福巷16号是丁玲第二次进京时的住所,与马烽、康濯等作家为邻。后来住在该院的还有诗人邹荻帆,翻译家李文俊、张佩芬,作家阎纲等。

  邹荻帆(1917—1995),湖北天门人,诗人和翻译家。邹荻帆的诗歌创作内容丰富,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1937年,他的一首题为《没有翅膀的人们》的叙事诗发表在《中流》第8期上,受到巴金等名家的一致赞赏。同年,《七月》杂志上发表了邹荻帆的新诗《江边》,由此,邹荻帆成为了七月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1937年8月,经穆木天介绍,邹荻帆潜入大别山一带的第五战区,与臧克家、于黑丁、曾克等在“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团”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巴金在上海出版烽火小丛书,邹荻帆创作了第一部长诗《在天门》,收集在丛书里。1940年,邹荻帆又创作了一首两千多行的长诗《木厂》,发表在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六集。

  邹荻帆的一生为编辑出版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1937年,邹荻帆与冯乃超、穆木天、蒋锡金等人筹办了《时调》诗刊。1941年秋,经与姚奔商议,邹荻帆创办了《诗垦地》丛刊。1959年,他到《世界文学》做编辑;1978年调到《诗刊》工作,1983年起任《诗刊》主编。此外,作为诗坛主帅,邹荻帆还培养了许多青年诗人。

  蒋净柳 文/图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