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遗址:田野考古数字化的实践与思考
2023年03月29日 10: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29日总第2620期 作者:王小庆

■太平遗址出土的陶铃、陶牌饰和玉器  作者\供图

  太平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太平村东侧,是斗门水库项目建设过程中新发现的古遗址。为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陕西省委、省政府迅速组织开展工作,完成了斗门水库岸线的调整,对太平遗址进行了避让。在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的指导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组成太平遗址联合考古队,自2021年3月起,对太平遗址开展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截至目前,已完成50余万平方米的考古勘探,累计发掘面积4600平方米。通过这些工作,对太平遗址的认识有了一些初步线索。

  中心性聚邑地位

  太平遗址是一处大型的客省庄二期文化聚落遗址,由东西并列的两个环壕构成,遗址面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年代约为距今4150—3700年。遗址内发现的居住建筑形式多样,包括地面式方形建筑、“吕”字形半地穴建筑、圆形深穴式建筑、使用土坯的窑洞式建筑,两个居室与一个院落的半地穴建筑组合,及一处可能与建筑相关的人工夯土台基等。遗址内还发现了20座客省庄二期文化时期的墓葬。其中M5破坏严重,仅存东半部。人骨保存极差,周边有密集分布的朱砂,盆骨右侧有玉璧1枚。玉璧下方的朱砂和纺织品痕迹十分明显。M20为单人墓,出土玉环2枚,位于右侧手腕部。墓葬填土中掺杂有大量的黄色、白色颜料和朱砂。

  各类遗迹中出土了丰富的、年代特征鲜明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和玉器等遗物,为准确了解太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年代信息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中,陶器几乎涵盖了所有客省庄二期文化中常见的器类和组合,主要有斝、鬲、盉、鬶、盆、尊、绳纹平底罐、喇叭口高领折肩篮纹罐、带塔式盖敛口折肩瓮、各类单耳罐(杯)、双耳罐、双大耳罐、三耳罐等,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客省庄二期文化的文化内涵与性质。玉器包括玉璜、玉璧、玉刀及玉璧芯和玉料等,反映出一套完整的玉石器加工操作链,表明太平遗址应有玉器作坊存在,并拥有了一定专业化程度的玉石器手工生产体系。卜骨形制规整,灼痕清晰可辨,是我国古代占卜祭祀传统的文化源头。叶形陶牌饰枝叶纹刻画精美,反映了先民原始审美及对自然世界的认知。一件带柄的合瓦形陶铃为关中地区少见,是我国礼乐制度的重要见证,显示出太平遗址应具有一定级别。

  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主要有猪、羊、牛等家畜,也有鹿、中华圆田螺、河蚌等野生动物;植物遗存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大麦等。表明太平遗址先民采取了种植、采集、家畜饲养、渔猎等多种生业模式,为了解先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变迁和人地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小麦的发现,为了解小麦东传路线提供了明确证据。

  在发掘工作中,我们秉承多学科合作的思路,系统采集各类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为全面研究当时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社会组织结构提供支持。同时,注重考古埋藏信息,收集各类堆积形成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为理解聚落的形成、使用与废弃提供证据。

  太平遗址环壕—居址—墓葬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显示,太平遗址是迄今为止在关中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龙山时代环壕聚落遗址,为了解黄河中游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信息。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太平遗址的资料弥补了这一核心区域文明化进程探索的薄弱环节。

  太平遗址已出现了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明特征,与周边同时期文化联系密切,表明太平遗址具备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奠定了关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础。在距今4000年前后的中国史前社会动荡、整合的广阔背景下,以太平遗址为代表的客省庄二期文化,在区域文化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数字化记录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多种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全力做好太平遗址的考古工作,我们积极探索与尝试最新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引进。在传统考古学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勘探发掘资料的记录与分析中,采用了田野数字化管理系统,所有勘探发掘资料同步进入系统,以期提高对考古资料认知与分析的客观性、科学性与系统性。在一年多的实践中,不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显示了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初见成效。

  田野考古数字化管理系统是在一个数据标准、一个数据底图的基础上建立的田野考古资料数据库,考古勘探、发掘的成果数据以及统计分析数据等,通过一个综合型软件系统来统一管理、统一组织,既能够实现有效的数据收集与管理,又能够对考古过程做集中监管。可将卫星影像、无人机影像、专题数据、遗址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等多种数据源展现在一个平台、一个底图、一个浏览窗口中,进行基础要素数据统合、空间分析,等等。大数据技术等的支持使考古勘探、发掘成果的整理研究更为便利、迅捷、科学、系统。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和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研究者加入太平遗址考古团队,参加田野考古发掘,从现场采样就开始介入,对样品的考古学环境与背景有充分的了解,为今后实验室解读测试数据、分析结果奠定科学基础。

  太平遗址田野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使我们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各种遗迹现象做出判断,将零散的资料在第一时间进行统合分析。在考古发掘数据采集、资料收集上实现即时、高效整合,数字化管理的优势得以凸显,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为迅速、准确、科学地公布太平遗址考古成果提供了技术保障。我们加快推进考古资料整理研究,挖掘展示考古成果蕴含的中国文化基因、呈现的中华文明脉络、反映的中华文明成就。

  沉浸式体验展示

■太平遗址 M5玉器出土情况 作者/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为全方位宣传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氛围,及时分享考古发现进展,推介反映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考古成果,作为新时代的考古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为此,我们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文物局联手,在沣东新城考古营地开发了太平遗址3D全息沉浸式体验展示,前来营地交流与观摩的考古文博界同行表示,这是田野考古回溯遗址发现,再现遗址整体风貌,进行精细化研究的有益尝试,这种开创性的工作也为进一步探讨、分析与研究阐释田野考古的种种环节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这种展示方式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兴趣,认为其突破了时空限制,立体、直观,呈现界面友好,亲和力十足,非专业人士愿意看,喜欢看,看得懂,记得住,彻底颠覆了社会公众观看考古遗址一头雾水的常态,在考古遗址真正成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方面走出了一大步。新时代、新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3D全息沉浸式体验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地展示了考古工作与成果。

  在传统田野考古工作中,随着发掘的不断推进,遗物和遗迹脱离原始状态,只能凭借绘图、照相、文字记录留存在考古报告中,但3D与虚拟现实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记录手段。在太平遗址,我们以考古发掘工作中采集的三维数据为基础,集合多元数据融合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体验交互技术等多种手段,以全息沉浸式体验全方位展示遗址发掘现场各个细部角落,生成一个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环境,使考古发掘出土的各种遗迹现象得以重现,观者有身临其境考古发掘现场的体验,遗址在虚拟空间中全面“复活”。利用高精度三维远程渲染和后期建模处理,在裸眼3D的环境里,对遗址中出土的各类文物进行平移、转向、缩放、对比等操作,高像素、高精度的大图像确保实物细节最大程度还原,使展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考古遗址真正成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重现的考古发掘现场也为进一步探讨、分析田野考古的种种环节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推动考古成果转化

  这些最新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太平遗址考古工作在很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丰硕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利用数字化技术、智慧化手段,将文化遗产资源打造成兼具可视性、学术性、普及性、参与性的知识,以满足公众不断发展的文化需求,让无数沉睡在大地上的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是我们今后亟须加强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阐明了考古学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的政治意义,明确了新时代考古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担当。

  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以科学可信的考古研究成果,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涵养中华文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深厚滋养,是考古工作者面对的时代之责。太平遗址的考古工作仅仅是刚刚开始,其重要发现修正了我们过去对关中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的认知,证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根区,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是从未断裂的。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加强多学科融合,活化考古学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出“太平贡献”,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