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篇章,脱贫攻坚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中国大地上演绎了一个个脱贫攻坚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美好生活追求,而且为世界人民提供了摆脱贫困的中国方案。在新时代,不仅要把脱贫攻坚的事业做好、做实,还要善于利用自媒体技术将脱贫攻坚的故事讲述好、传播开,在讲述和传播脱贫攻坚故事的时候要坚守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遵循。
第一,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要坚持情理结合的故事讲述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在讲述脱贫攻坚故事的时候也要坚持情理结合的原则,在讲事实方面,要以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现状为事实依据。在讲形象方面,要以图文叙事结合、短视频等方式综合、立体地展现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良好成效,展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状况。在讲情感方面,要呈现出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党与群众的情感融通和情感交流,以群众情感表达、情感流露的细节故事来深描党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在讲道理方面,要讲清楚脱贫攻坚故事的理论之理和政治之理,从理论上讲清楚脱贫攻坚是马克思主义脱贫理论在中国的践行,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脱贫方案,而且还要从政治上讲清楚脱贫攻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人民的庄严政治承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的必然体现。概言之,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必须要以情入理、以理托情、情理结合,这样方能把故事讲好、让故事更容易传播和接受。
第二,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要坚持宏观讲面与微观讲点相结合的故事叙述方式。讲故事既要从宏观层面讲述脱贫攻坚的总体成就、整体面貌,又要从微观层面讲述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动人细节,使得故事具有层次感、真实感,进而呈现出立体化、可感知化、可比较化的脱贫攻坚故事全貌。一方面,从宏观层面讲故事,要围绕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在整体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和成功经验来叙述,要以讲故事的方式从宏观上讲清楚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和世界意义,进而增强中国脱贫攻坚经验的说服力,提升中国脱贫攻坚方案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讲故事,要从脱贫攻坚的具体个案中挖掘能够打动人的细节故事。把中国共产党党员身先士卒、奋战扶贫一线的真实故事讲好、传播开,从生活的细节、工作的细节入手,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英雄人物的脱贫攻坚故事讲述好,将一个个具体的感人事迹汇聚成一条奔腾不息的故事长河,在故事长河中传递当代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呈现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向往。
第三,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要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故事内容呈现。脱贫攻坚故事是在党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共同参与下创造的,其参与主体是党和人民,讲脱贫攻坚故事当然必须把故事主角讲好,为故事注入灵魂。一方面,脱贫攻坚故事的讲述要把党的领导作用讲清楚、道明白。中国脱贫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也离不开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参与,他们是故事的主角。要把主角塑造好、叙述好,依赖于把主角的真实事迹讲清楚。因此,必须要把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中如何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全力参与、精准施策讲清楚,把党的历史使命和政治本质讲清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讲清楚。这样才能为观众呈现故事背后的主角力量,为故事的主角戴上主角光环。另一方面,脱贫攻坚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是广大人民群众,是他们与党一起书写了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因此,讲好群众的故事也是关键。具体而言,就是要将脱贫攻坚中群众如何与党密切配合、亲密合作走向生活富裕的故事讲清楚,将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事业以争取美好生活的拼搏奋斗精神讲清楚,将群众与党在共创伟业中建立的深厚感情讲清楚。
第四,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要坚持既生动活泼又内涵深刻的多元结合的故事话语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讲好故事需要借助一定的话语叙事方式作为中介,好的话语表述可以起到沁人心脾、直达内心的效果,而生涩蹩脚的话语表达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不良效应。为此,在讲述脱贫攻坚故事时,要坚持多元话语叙事结合的策略,一方面,要以生活话语、图文叙事结合的方式讲述扶贫故事。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技术性改变,人们聆听故事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脱贫攻坚故事的叙述一定要适应时代变化,以图文结合的短视频叙事适应流动阅读,以故事情节丰富的文本叙事适应传统阅读,只有这样,故事才能感染人、振奋人。另一方面,在运用生动活泼的话语讲述脱贫攻坚故事的同时也要适当兼顾故事的深刻内涵,要运用规范化、精准化的理论和政治话语来讲述故事的深刻内涵,把故事背后的道理讲清楚、道明白,透过小故事的理论和政治话语叙事来讲大道理、讲真理,把脱贫攻坚故事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讲清楚、传播开。
总之,讲述脱贫攻坚故事既需要生动活泼的生活话语,也需要严谨规范的理论和政治话语。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才能把故事传进受众内心深处,才能传递故事背后的深意。
(本文系广西文科中心项目“数字化环境下的广西高校节约型校园”(RZ1900002327)(纵向科研类)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