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2020年09月30日 11: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30日总第2022期 作者:史广峰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标志着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创新,也为全球解决城乡现代化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助力作用显而易见。尤其是全域旅游的大力推进,不仅加快了新时代旅游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而且超越了旅游业本身发展,通过发挥旅游业的引擎作用,可全面提升区域整体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域旅游成为促进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抓手、新途径、新模式。

  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基底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构筑全域旅游生态网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旅游发展与区域城乡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更好地保护区域内核心资源,实现设施、要素、功能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努力建立城乡生态的融合互补和良性循环。

  全域旅游生态发展不仅要注重中心城市的生态治理与建设,堵住污染源头,更要着力改变乡村区域生态监管的盲点,通过对乡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村落建筑、古村古镇遗址的保护,提升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让游客和当地居民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优美的自然环境,让现代时尚的城市景观与山清水秀的乡村风貌相得益彰,实现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的双轮驱动,为城乡融合发展筑牢良好的生态基底。

  诠释城乡融合发展新内涵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诉求已从美丽风景转向美好生活,全域旅游的理念恰恰注重对美好生活品质的塑造。全域旅游通过对在地文化内涵的挖掘、提炼和提升,彰显出整个区域的文化品位和内涵形象。这种地域文化的特质不仅展示于城市,也潜藏于乡村,城市与乡村共同构成地方特色文化的根与魂。乡村文化是根,城市文化是魂,根是传承千百年来的本土文化,魂是这种地域文化表现出来的精气神。

  基于全时空、全行业、全要素的全域旅游文化网建设,需要统筹区域内城乡文化布局,对相关旅游要素、公共服务设施、公民行为、管理服务等进行全方位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升,同时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等进行深入挖掘,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构筑具有本土特色的全域旅游文化体系,实现当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共荣,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内涵动力。

  培育城乡融合发展新业态

  全域旅游产业网通过改变传统旅游业同质化、单一化的状况,以旅游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不断培育区域经济新业态,形成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针对目前城乡产业结构不匹配,现代服务业与工业、传统农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形式,推动城市产业链与乡村产业链融合,加快“文旅+”和“+文旅”产业升级,促进科教体育、工商交通、休闲康养与旅游产业融合,进一步健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培育机制,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提升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水平,优化城乡产业结构。

  激活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

  要运用全域旅游思维,改变城乡空间形态背离问题,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力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由政府职能部门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为广大游客和城乡居民提供基础性的旅游公共设施、产品与服务,形成城乡共融、美美与共的新型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当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在乡村,应按照“旅游惠民,主客共享”的理念,统筹区域内包括公共交通、主题旅游线路、散客自驾服务、咨询集散体系等在内的全方位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交通驿站、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等旅游休闲服务设施建设,运用“互联网+旅游”信息化技术,加强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建设,构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智慧大脑”,实现公共服务全域覆盖,逐渐缩小城乡差距,降低城乡交流成本,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

  创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

  全域旅游,需要交通、农业、水利、环保等各部门的配合支持,全域旅游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程。全域旅游治理体系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建设幸福产业为导向,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民主、协商“七位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通城乡要素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实现城乡全域治理。

  总之,全域旅游发展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全社会参与意识,构建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体制机制,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治理新机制。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