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突发事件要催生舆论传播正能量
2020年05月13日 09: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13日第1924期 作者:余秀才

  近期,在国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大主流媒体报道了大量社会各界人士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引发了巨大社会舆论正能量。当前,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互联网已成为突发事件舆论的“集散地”与“放大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旋律,催生关于突发事件舆论传播的正能量,已成为新时代备受瞩目的重要议题。

  从传播学角度看,催生突发事件舆论传播正能量,其实可以分解为两个概念,其一是何为突发事件舆论正能量,其二是如何催生,即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在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中,正能量是一个物理词汇;在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正能量》里,正能量则是一个心理词汇,其定义为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基于后者的定义,突发事件舆论正能量则可视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舆论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向上作用。当然,这种舆论正能量是一种非强制性力量,它是通过媒介表达所带来的道义压力或激励力量,对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中华民族复兴任务繁重。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用舆论正能量来凝聚社会共识、守正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绝不能小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那么,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催生突发事件舆论传播正能量呢?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记者应该第一时间到场。突发事件发生具有不可预知性,在其初发阶段,往往会形成信息“空窗期”,此时人们最大的渴望是了解突发事件真相,而非对事实本身的恐惧。即便是非典、新冠肺炎这样波及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人们最大的恐惧也并非病毒本身,而是对由信息不透明所导致的未知恐惧。突发事件来临时,如果专业记者不及时到场,不将事件真相与政府权威消息第一时间发布,就会形成谣言泛滥,导致公众产生负面情绪。及至后来,媒体再想发布信息进行舆论引导与纠偏,已经难以起到任何作用。谣言传播起先也许像一团闷住的火,后来突然燃烧成为熊熊烈火,当再想扑灭时,就会发现已经事倍功半。

  催生突发事件舆论传播正能量,需要不断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并掌握传播技巧。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中,叙事能力与传播技巧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信息的抵达率与抵达效果。在突发事件中,了解公众的爱好与心理是讲好新闻故事的关键。其实,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公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并非十全十美。媒体如果不了解民众心理,在讲述突发事件新闻故事时,将英雄人物描绘为无所不能,就会使英雄人物显得脱离实际。只有于平凡中见伟大,展现出高超的传播技巧,才能感动人民群众,并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5G、大数据、云计算、AI技术等层出不穷,即时式、互动式、服务式、沉浸式场景传播方式不断革新。在突发事件中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利用先进技术为内容赋能,讲求多模态传播技巧。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媒体就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出抗疫主题歌曲、抗疫表情包、“漫”话防疫、“数”说防疫等多样态作品,通过“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进行多模态传播,形成了巨大舆论传播正能量。

  同时,催生突发事件舆论传播正能量,还需要加强正面传播。从本质上看,正面宣传与正能量传播的内涵是一致的。正面传播注重主体视角,注重宣传方式;正能量传播注重受众视角,注重对受众的情感影响与传播效果。从新闻价值角度看,负面消息因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而广受关注。但从社会整体效益看,过多的负面新闻会为社会注入过多的负能量,会让社会失去向上、向好、向善的热情,影响社会的公序良俗。实际上,也有诸多好心人救人和被救者感恩的故事,但这些社会的美好在猎奇新闻价值标准下,被传播者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诚然,许多负面新闻报道属于事实,但如果媒体总是聚焦于阴暗面,就会让社会失去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没有正面传播、没有主旋律导向,广大民众就不能同频共振、同声相应,突发事件舆论传播就会失去向上动力与激励力量。

  总之,突发事件舆论危机会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只有记者第一时间在场,及时传播客观真实信息,运用高超的叙事能力与传播技巧讲好中国故事,并正确认识与处理正面传播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唯其如此,才能积极催生舆论传播正能量。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交叉学科创新研究项目“融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生成与管理研究”(2722020JX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