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榕培先生的戏曲情怀与翻译实践
2022年11月23日 10: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23日第2536期  作者:张玲

  汪榕培(1942—2017)先生是我的博士生导师,遇到这样一位导师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幸事。他以长者的宽阔胸襟、智者的洒脱心境、学者的深厚学术素养与执着追求深深地影响着我。

  2003年,我考上汪老师的博士生。第一次拜见导师的时候,我心里非常忐忑:汪老师当时早已是英语词汇学、英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英译、中西文化比较、英语教育等领域的知名学者,来到苏州大学前,他还在大连外国语大学担任了多年校长职务。正当我紧张得不知说什么好时,汪老师开始聊起他最近装修新家的事,他说自己非常喜欢我们学院领导帮他一起物色的住所:房子就在古城区市中心幽兰巷,这里有历史、有文化,透着苏州人的文雅和细腻。作为地地道道的苏州人,他自己设计的装修风格带有一点古色古香的苏州特色。他告诉我,退休后有若干学校邀请他任教,但苏州大学是他的首选。他晚年想要回到这里生活,也想为家乡做一点事情。汪老师娓娓道来,对家乡的热爱、对回到家乡生活工作的喜悦溢于言表,我也不禁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当汪老师转而与我讨论博士阶段的学习时,我已不再紧张如初。那以后的多年里,我发现汪老师总是这样平易近人,广受老师和学生的爱戴。

  第一次见面,汪老师便建议我考虑有关汤显祖的比较文学和翻译课题。他说,2016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我们可以在这之前完成所有汤显祖戏剧的翻译,等到2016年全世界都在纪念这两位戏剧家的时候,把汤显祖戏剧全面译介给外国读者、观众。汪老师说这是他要努力完成的心愿之一。虽然当时我对汤莎比较以及古典戏剧翻译几乎一无所知,2016年在我看来也是那么遥远,但导师的远见和宏伟规划使我由衷钦佩,也为自己能参与其中兴奋不已。自那以后,我多年的学习、翻译实践和研究都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围绕汤显祖戏剧翻译及相关的比较文学研究展开。汪老师的很多学生,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大学从事教学科研的博士生们,都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了长远的目标和系统的规划,将翻译实践与研究和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汪老师热爱戏曲。很多次我去他家,远远地在楼下就能听到电视机里传来昆曲、评弹、京剧、越剧等节目的声音。汪老师和师母经常去苏州有名的书场听评弹,每逢有知名演员的精彩片段都会帮我带上一张票。说来惭愧,我虽也是地道的苏州人,可是之前对评弹、昆曲这些苏州地方文化却了解不深。自从成为汪老师的学生,听评弹逐渐成为我的一个爱好。记得有两次精彩盛大的名家汇演,导师和师母邀请我带上家人同往,还像其他苏州老听客那样准备了零食小吃。那两次经历对我的女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那以后,弹奏琵琶一直是她的课外兴趣爱好。事实上,汪老师周围的很多老师和学生在生活品位、审美情趣方面也同样受到了导师的熏陶,并因此走上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道路。

  汪老师将自己对戏曲的热爱融入翻译实践中。他来到苏州大学以后,带领一批老师和研究生翻译出版了《吴歌精华》《昆曲精华》《评弹精华》《苏剧精华》等作品。我参与了前两部作品的翻译。虽然一些研究生和青年老师当时的翻译经验并不丰富,但是汪老师总是鼓励我们,说大家的翻译总会有亮点。在审稿和修订中,汪老师倾注了无数心血。通过这些翻译经历,大家的信心和翻译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这也成为很多老师和学生从事典籍英译和中国文化对外译介的开端。由于我的课题是有关汤显祖戏剧翻译和文学研究的,每次有汤剧,尤其是《牡丹亭》的重要演出,汪老师都会把相关信息告诉我,或帮我争取门票,包括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在苏州的预演、浙江昆剧团的厅堂版《牡丹亭》、抚州的赣剧《紫钗记》表演等。汪老师在带领学生翻译汤显祖戏剧时经常谈到,字幕翻译与文学文本翻译不完全一样,离不开观演的体验。导师的教诲我谨记在心,之后有昆曲表演团体与我合作字幕翻译,我尽量做到观摩现场表演或表演录像。我作为汪老师的学生,在古典戏剧的翻译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导师的熏陶、提携和悉心指导。

  汪老师在学术研究上有着与时俱进、贯通中西的前沿视野。他大连家中的书架上摆满了文学研究方面的书籍。他苏州家中的书架上则既有翻译书籍又有文学、史学、美学、哲学等各类书籍。他指导我做翻译研究的时候多次提到,文学翻译离不开文学研究。他本人也是这方面的典范。他翻译了陶渊明的所有诗歌,也全面透彻地研究了与陶渊明创作风格类似的英美诗人,并进行了中西比较研究,出版了《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我在汤显祖戏剧翻译研究的过程中,多次从汪老师处第一时间获得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举办的研讨会以及汉学研讨会的信息,从而有机会参加这些会议,并从中受益匪浅,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汤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对我翻译和研究汤显祖戏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011年,在汪老师的鼓励下,我申报并获得江苏省留学基金。出国访学前,汪老师建议我带几本我们合作翻译并收入大中华文库的《紫钗记》,赠送给国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我前往访学的大学图书馆,让更多外国人士了解汤显祖戏剧。汪老师作为译者积极推动译本“走出去”的努力从中可见一斑。汪老师还鼓励我抓住访学的机会,尽力搜索、研究国外已有的关于汤显祖戏剧的论著,并通过翻译介绍给国内文学界的学者,帮助国内学者了解国外汤学的最新动态,以译为桥,沟通中西方汤学研究。我听从了汪老师的建议,之后所做的译介不仅得到了一些国内汤剧研究者的肯定,也成为了自己汤剧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汪老师还提醒我,做中国典籍英译不能自娱自乐,还需要了解国外读者的接受和期待情况,出国访学是获得这方面信息的最好机会。当时国内的翻译研究尚未充分关注读者接受,汪老师无疑给我指点了一个新的视角。直到现在,每每回想,我都深深感激导师帮助我拓宽了视野和思路,使我从不觉得博士学习和学术研究是枯燥的、死板的。

  汪老师钟情苏州地方文化,闲暇时最大的乐趣便是探访苏州各地的古迹和风景名胜,虽然其中多处是他孩提时曾去过的熟悉天地,但他仍乐此不疲。他和师母多次邀请并带领我和其他学生去甪直、同里、震泽、千灯、东山、西山、香雪海、穹窿山等地游览,与大家一起沉浸于古城的文化之中,不经意间话题总能涉及我们的典籍翻译和研究。学生们都很佩服汪老师能把做学问与享受生活结合得如此完美。

  在学业之外,汪老师还很关心学生的生活,总是叮嘱我们要劳逸结合。他和师母经常邀请一些外地的学生到家里吃饭,使学生感到温暖。师母做得一手好菜,深受学生喜爱,大家都夸赞师母的手艺,汪老师风趣地说:“其实一开始也不见得做得那么完美,我多夸奖她了,她做菜就更积极了,也就做得更好了。”汪老师对学生也始终是这样鼓励、欣赏的态度。回想起若干年前对导师提出的一些自己的研究想法,现在看来都太不成熟了,可是当时导师并没有直接否定我,而是鼓励我思考和探索,引导我拓宽思路。如果没有导师宽广的胸怀,我的研究很可能不能快乐地持续到今天。导师的风范也影响了我的教学,我经常提醒自己对学生要同样耐心,悉心呵护他们的学术兴趣,鼓励他们发挥潜力。

  汪老师离开我们已有五年,但师恩永在,感恩永在。汪老师的学生们会努力传承导师的治学精神、人格魅力、生活情趣,以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