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继续书写好新时代答卷
2023年06月29日 10: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6月29日第2680期 作者:秦程节 何坤鍠

  “赶考论”是我们党百余年历史上的重要典故。1949年3月,在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之际,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进京赶考”历史命题。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我们党的赶考精神由此奠定,其既是我们党把握执政规律、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续写新时代新辉煌的精神密码。

  赶考精神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宝贵财富。对于“进京赶考”,毛泽东有着敏锐的政治警觉和清醒的执政忧思。革命即将获得全国性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走向全国执政,党的工作重心也将由农村转入城市,能不能赶考成功、跳出历史周期率,如何确保党和国家政权长治久安,这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道崭新考题。为此,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带着这样高瞻远瞩的清醒,共产党人踏上了“赶考”之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牢记“两个务必”,时刻保持赶考精神状态,带领中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成就,交出了令人民满意的精彩答卷。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的形象表达,“赶考”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在执政兴国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一次次“考试”,唯有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才能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考好。赶考精神诠释着我们党“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的精神状态与奋斗品格,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继续奋勇向前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赶考精神生动彰显着我们党的使命担当。赶考不仅是一种精神品质,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使命的鲜明实践行动。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勇毅前行,矢志不渝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书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丽史诗,考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的好成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成就的好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考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好成绩。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团结带领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考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好成绩。

  赶考精神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深刻明白自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绝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这种清醒和坚定源自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洞察和科学判断。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对我们党执政环境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考验。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从执政党自身建设环境看,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四种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破解大党独有之难题依然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交出优异答卷,依然离不开“赶考”的清醒与坚定。只有始终牢记赶考的初心,不断增强赶考本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才能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引领下的广东高校劳动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