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70年:从胞波情谊到命运共同体
2020年07月09日 09: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9日第1963期 作者:李令

  2020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1月17—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缅甸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2020年的首次出访,也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近20年再次访问缅甸,对中缅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特殊意义。访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缅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两国关系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升为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两国世代友好的新篇章,中缅千年胞波情谊也推进到了一个新时代。

  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必然

  客观上,中缅有着独特的“地缘”“人缘”“文缘”。中缅两国不仅有202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还有伊洛瓦底江(其东部源头为我国的独龙江)、萨尔温江(我国称为怒江)、澜沧江—湄公河等大大小小的跨境河流,这种山水相连的天然地理联系不可分割。今天生活在缅甸境内的各个民族大多是古代从中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向南迁徙进入的,缅甸的缅族、掸族、克伦族、克钦族等民族与中国西南诸多民族之间存在紧密的亲属关系,两国人民族同源、习相近,天然的亲属关系不可分割。因此,把这种关系定义为“一母同胞”的胞波情谊恰如其分。

  主观上,中缅两国人民长久以来就同呼吸、共命运。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缅两国人民就打通了贯穿川滇缅印的西南丝绸之路,商业和文化交流不断发展,802年缅甸骠国王子舒难陀率乐团访问唐朝都城长安,诗人白居易为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骠国乐》。抗战期间,两国人民并肩作战。1948年缅甸独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缅甸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早与中国签署陆地边界条约的国家。缅甸仰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领导人出访他国的重要中转站,缅甸还是1971年主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国之一。建交70年来,两国始终坚持患难与共,树立了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典范,树立了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规模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

  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恰逢其时

  2016年缅甸民盟执政后,中缅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奠定了扎实的现实基础。民盟执政四年来,中缅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深度拓展,人文交流更加密切,双方在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在国际与地区事务的合作方面更加顺畅。

  在政治领域,两国的互信根基比以往更加牢固。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就任后,中国是她除东盟外的首访国家,多次来华访问,并在其他国际会议上多次与习近平主席会晤。缅甸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成立了由昂山素季亲自担任主席的“一带一路”实施指导委员会。在经济领域,两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明显拓展。中国一直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缅甸最大的外资来源。中缅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经济合作格局。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则成为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重点。在人文交流领域,两国的交往层次和密度急剧攀升。到中国留学和学习中文已经成为缅甸许多青年人的追求。与此同时,中国已有21所高校开设了缅甸语专业,每年有数百名中国学生到缅甸高校学习缅甸语。2018年以来,中国赴缅游客数已经翻了两番,日益紧密的交流极大促进了民心相通,为深化胞波情谊和提升中缅关系层次提供了坚实支撑。

  因此,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推动中缅关系进入新时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两国人民期待。

  共建中缅命运共同体前景可期

  可以预见,中缅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将进入快车道,两国的政治互信将进一步增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配合将更加密切,以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合作将不断深化,民间往来将保持高位运行。

  一是两国基于高度互信的政治合作将不断深化。中缅两国将继续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建设,引导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方将继续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加强战略沟通,以巩固政治互信。两国立法机构、政党、地方以及智库之间的友好往来也将持续展开,以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促进共同发展。二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将从“大写意”的概念规划阶段转入“工笔画”的快速实质建设阶段。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是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中之重,将聚焦龙头项目,加强互联互通,同时要尽快提高两国人民特别是缅甸民众的获得感。三是两国在人文旅游教育领域的合作有望为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力。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