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实践及经验
2023年05月31日 10: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31日总第2661期 作者:杜志峰 徐志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国家的整体发展态势密不可分,一是中国的后发性发展影响着大学的建设与治理,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影响着大学发展。外生因素与内生力量的双重作用,使得中国大学的现代治理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大学的特色道路。

  建设实践。第一,健全大学的内部制度建设,强化自主办学能力。首先,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实现行政机构和学术机构等组织之间的权力结构优化,明确行政事务和学术活动之间的边界,厘清了大学治理进程中的权力—权利关系,通过责任清单的方式,保障了权力行使的法律性,做到了权责一致。其次,实现学术重心的“偏移”,强化各机构向学术活动靠拢,提升院系和学术机构在职称评聘、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自主权,以制度化的方式强化对学术绩效的评估,更加突出了行政权力对学术科研的服务性。最后,完善风险防控与管理体系。中国大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风险评估机制,实现了体制机制间的协调,形成了工作合力。

  第二,注重大学现代化治理的战略性。新时代中国大学的办学形式更加强化大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战略价值。一方面,不断坚持教育的人民立场,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教育公平促进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推动教育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同党和国家战略事业发展相适应,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此外,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前提下,注重大学办学的国际合作性,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国际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第三,加强大学现代化治理中的创新。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角度看,新时代大学治理将改革创造摆在重要位置。一方面,树立正确的人才创新观,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形式推动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从微观、宏观的层面,加强学校、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联合培养,形成开放、灵活、多样的人才创新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实现了信息化改革创新和大学治理实践的融合,利用信息技术的潜力,赋能大学治理,促进教育载体、教育资源、教育理念、教育组织的全方位提质增效。

  宝贵经验。首先,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治理主体,天然地在中国特色的办学道路上发挥着强大的领导力与执行力。中国大学现代化治理进程中充分吸收和贯彻党的科学执政理念。在组织层面,明确党的领导地位,全面强化高校党委的关键作用,切实保障教育强国、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在价值规范层面,始终强调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通过强化大学信仰,进而凸显大学在全社会治理进程中的基础作用,体现党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层面的基本要求。

  其次,价值理念的先进性。中国大学现代化治理过程中,其价值理念不仅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还与治理主体的价值理念呈现出共生、契合的特性。一方面,大学的现代化治理必须秉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既要彰显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意识,又要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守国家与民族的历史使命,始终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强化中国的民族和国家话语权,助推国家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的现代化治理必须始终保持在治理主体的价值理念框架中,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以治理主体倡导的红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纲,以立德树人为基,在培育新时代大学人文精神、社会情怀的基础上,提升“四个自信”,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最后,多元力量协同参与。中国大学形成了以行政管理、多方力量协同参与的治理模式。从内部治理来看,中国大学形成了学院、科研机构、职工代表大会、工会、行政机构等力量共同作用的模式,其中学生和教职工在大学治理中的话语权逐渐受到重视,并对大学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作用。从外部治理来看,大学的现代化治理还主动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不仅与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开展全面合作,还有相关社会智库相继参与,形成了政府、大学、企业、社会多维协同的治理新模式,建成了新型大学现代化治理之路。这种内外协同的治理模式,通过开放共享的理念,激活了大学和社会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社会和学校的资源,有助于增强大学在融入国际社会进程中的综合竞争力。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