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在新时代绽放绚丽光彩
2019年12月23日 09: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23日第1842期 作者:马立新 原雪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发表以来,中国文艺界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涌现出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国家宝藏》《一本好书》《经典咏流传》《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文化类电视节目依托于人类艺术经典,用崭新的艺术形式演绎和诠释经典,深挖经典蕴藏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

  创新艺术形式 全新演绎经典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主要是因为其中蕴含着超越历史和时代的永恒的思想价值和人性光辉,而其固有的艺术形式则有可能随着当代社会审美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而失去竞争力。因此,如何用当下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来演绎经典和重造经典,就成为经典传承和艺术创新的重要一环。在此方面,以《故事里的中国》为代表的一批文化类电视节目走在了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前列。

  独树一帜的“电视剧场”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故事讲述、人物表演、嘉宾解读等方式在特定的电视舞台空间重新演绎经典。相比枯燥的文字式阅读,这种视觉化、情景化模式更易让观众接受,更容易营造出强烈、丰富的情感体验。大型文化综艺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对红色经典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演绎所采用的正是这一模式。经典片段中李侠生死关头临危不惧、沉着发报、慷慨赴死的英勇气概,通过胡歌在舞台上的真情演绎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经典故事原型亲历者和见证者贯穿始终的倾情讲述和他们在经典创造中的切身生命体验,又让观众从历史的深层,探寻到经典诞生的真谛。《一本好书》同样采用了这种模式。如对文学经典《骆驼祥子》的再现,开篇通过旁白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引出著作,随之将影响祥子命运的“三起三落”这一故事情节以舞台剧的方式呈现出来,最后再通过第二剧场品读人的深刻剖析,将作品的丰富内涵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除此之外,《国家宝藏》等电视节目均采用了“电视+剧场”的模式。通过这些匠心独运的艺术形式创新,经典之作丰厚的人文和历史底蕴复活了。

  扣人心弦的“竞赛游戏”模式。将经典诗词以一种“游戏”的方式呈现给大众,通过扣人心弦的悬念和精彩的擂台对决,这种模式在让观众增加参与度的同时,还带来更加酣畅淋漓的愉悦情感。《中国诗词大会》首创了百人团抢答、攻擂挑战的竞赛机制,其重点环节是对特殊字词诗句及其思想意蕴的解读,嘉宾随后为选手详细讲解其中关键字词的精确妙用,则进一步带领观众走进经典的情感世界,领略经典的文化魅力。《经典咏流传》虽然也是竞赛机制,但通过竞赛传达的却是大众的喜爱程度,这种方式弱化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加强了经典诗词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度。《经典咏流传》将经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这种创新方式不再是单纯的“读诗”“背诗”,而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融入了带有中国精神的感人细节,中华古典诗词的多重文化价值通过新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大气磅礴的“权威宣讲”模式。这种模式是电视理论学习节目形式创新的有效途径,它不同于以往刻板严肃的说教,而是在舞台上夹叙夹议,用真挚的情感力量、生动的故事讲述,将理论学习与经典文化串联起来。例如《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这档电视节目第二集中,首先用“原创微视频”播放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解读思想”阶段,王杰教授由孝道的两层含义,引申出典故出处《游子吟》;其次在“ 经典释义”阶段,王雨教授用多个事例讲解典故含义,声情并茂的讲述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境界;再次是在“现场访谈”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通过现场嘉宾的真实故事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身经历进一步感染观众,打动观众;最后在“经典诵读”阶段,嘉宾学者引领现场观众再次回顾经典片段,重温经典的思想意蕴。这六个环节层层递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经典文化有机融合,呈现出气势恢宏的思想底蕴。类似的形式创新还有《改革开放 关键一招》等电视理论学习节目,这些节目通过形式创新,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成功实现了理论学习和经典文化的完美统一。

  精选艺术经典 深挖经典价值

  中外历史上的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如何从中作出取舍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以《故事里的中国》为标志的优秀电视综艺节目为此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它们优先将那些闪烁着永恒的人性光辉的经典作品作为自己再创造的对象,赋予了节目高度的思想价值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着力挖掘经典中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无数中华文化艺术经典共同的主题意蕴,也是被当代优秀电视节目优先挖掘和表现的重大主题。电视综艺节目《故事里的中国》正是从选择这类经典文艺作品入手,表现真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仰。例如在对红色经典《烈火中永生》的演绎这一期里,江姐在即将就义的时刻,仍然鼓励狱中的战友坚持绣完五星红旗。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片段被再次倾情演绎,重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此外,《林海雪原》《永不消逝的电波》《焦裕禄》《凤凰琴》等作品都被搬上电视荧幕,使得这档节目成为彰显爱国情怀、书写英雄篇章的精品之作。《国家宝藏》则在每一个故事环节都渗透着细腻的爱国情感,借铭记民族灵魂的国之瑰宝,书写古往今来的爱国情怀和炽热情感。国宝在这里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记忆,更是凝聚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爱国情结。这些优秀电视节目精选艺术经典,着力开掘和展现经典作品中的爱国情怀,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着力挖掘经典中的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在挖掘经典文化的中国价值方面最具说服力的当属《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这档节目,如在第三集《国无德不兴》中对“德”的阐释,节目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管子》中寻找根源,以李保国、苏轼、范滂等人的事迹为例证,全面、立体地阐释“德”中蕴含的独特中国价值,将经典文化的传承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诗词大会》在展现中华审美智慧方面更胜一筹。这档节目巧妙设置一些与经典诗词密切相关的题目,借助选手、主持人与嘉宾的问答互动,挖掘其中的审美智慧。例如王安石的《梅花》可谓人人耳熟能详,却很少有人能真正体会“唯有暗香来”中“暗”字的独特意蕴,而节目通过学者对参赛选手循循善诱的启发式解答,将梅花幽幽花香的独特意境之美展现出来。一方面让观众对王安石的高尚情操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彰显出中华美学的独特智慧。与《中国诗词大会》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中国戏曲大会》,无论是表演过程中的唱念做打,或是对戏曲艺术经典内容的表现,这档优秀节目都呈现了中华美学的精妙与智慧。

  着力挖掘经典中的人文价值。《一本好书》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表率,它从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选取《尘埃落定》《红字》《月亮与六便士》《悲惨世界》《汤姆索亚》等经典作品,选择最具表现力的经典情节在舞台上精心演绎,深耕经典著作中丰富的人性内蕴,开掘出丰富的人文精神。

  这些优秀文化类电视节目植根于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深入挖掘其中发人深思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成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的重要镜鉴。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