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内涵与成功实践
2020年08月31日 09: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31日总第2000期 作者:周步昆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其定位是“与综合性大学具有同等价值,但属于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被誉为德国“制造业强国的秘密武器”,在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优化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在合作伙伴的选择、合作内容的延伸、合作形式的创新等方面形成了显著而有效的模式。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合作企业主要来源于高校所在区域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学生、教师、学校和政府等均是校企合作的参与主体,形成共生共赢的合作关系。在合作内容的延伸上,校企双方围绕教学内容、授课模式、教学评价、合作研究、师资队伍、人才聘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企业向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毕业设计课题,参与教学项目、资助科研项目等,校企双方进行实质性的师资交流,共同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在合作形式的创新上,形成了培训一体式、实践一体式、职业一体式、职业伴随式等一系列“工学结合、交叉学习”的教育新模式,学生毕业时既能获得学位证书,又能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具备较强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完善的机制体制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模式成功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目标机制等方面。在管理机制方面,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利益攸关方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明确了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通过成立产业合作委员会,调控和监督校企双方合作事宜,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发挥巨大作用,是企业与高校联系的重要纽带,形成了“多方参与,深度合作”的管理机制。在运行机制方面,将校企合作课程内容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是保障校企合作有序运行的关键。“实习学期”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培养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学生需要进入企业学习1—2个学期,企业学习阶段不是停留于表层的简单体验,而是深层次参加与专业挂钩的生产与经营实践,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均来自于其实习工作岗位。在保障机制方面,校企双方的可持续合作依赖于良好的法制环境,德国先后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劳动促进法》《联邦职业教育法》等成为联邦和各州协商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促进了“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延续和发展。在目标机制方面,校企合作的利益相关主体通过共同参与、协同运作形成互惠互利、持续长效的校企合作格局。学生是校企合作的最大受益者,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企业实践操作技能,缩短了职场适应期。校企合作有助于师生了解现实工程领域最新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加快创新进程,储备发展人才,提升市场竞争力。

  多途径培养应用型人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校企合作的组织结构、支撑体系、合作机制等方面所具有的大量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与布局提供参考。就如何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培养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面向应用,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根本性作用。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特色兼顾学术性和行业性,需要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的深度参与,最终要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期望。为此高校要理解和认同业界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并主动为此设定人才质量标准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所以,面向知识应用和岗位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目标设定的“话语权”上给予业界足够尊重,这是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先决条件。

  服务学习,共同建立协同育人模式。由“以教为中心”模式转向“以学为中心”模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是落实“以学为中心”的有效举措。产教融合的实质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实现高校与业界教育资源充分融合,能够体现面向生产与服务多学科交汇的育人环境,并且从课程、教材、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各环节都要基于这种融通和交汇。实现高校与业界协同育人的管理融通、资源融通和文化融通,要实行双主体管理形成产学教育共同体。

  能力导向,共同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适合与匹配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既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也是解决高校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应用型本科教育应遵循能力导向的原则,课程建设目标以知识应用和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体系建设应围绕“工业价值链逻辑”促进课程设置“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流程,实现“课程链”对接“产业链”,将行业最新的工程项目、领先的产品或服务按照课程要素进行分解与归纳,再对照专业标准进行内容选择,形成多学科融合的行业课程。

  实践导向,共同提升教学水平。教学是人才培养活动的最小战术单元,通过校企融合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共同提升教学水平,是构建产学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交汇点和支撑点。应用型教育更倾向于通过让学生参加专业活动,主动建构形成自身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属于实践驱动的教育。建立产教融合的育人体系将有利于这种实践驱动的教学过程,由业界导师和高校教师共同梳理出“理论教学模块”和 “实践教学模块”内容,通过融合式教学在层次、进度、深度上形成有机衔接、紧密印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高校教师与业界指导老师互为协作,有助于把学术前沿、最新技术成果和产业创新实践经验融入专业教育教学,实现校、企教育资源的融会与共享。

  产出导向,共同打造质量文化。面向产出是能力导向下对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新方法论,它是利益相关者各方形成的共同性评价而不是高校自话自说,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而不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基于能力达成分析的评价而不是针对卷面成绩的评价。质量文化是以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为目标的价值观念与制度规范的有机统一,它将“应用型价值观”内化为质量主体一致的追求和行动,并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促进教育质量生成的有效力量。可见,质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也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动力。重新焕发高校对质量文化的自觉坚守,激发行业对教育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与自觉意识,引导应用型本科产学协同教育在自觉守护学术质量底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能力培养疆域,为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与文化支持。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团委)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